白癜风形象大使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842705.html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记者(卜玉莹)报道:10月14日,江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宜春专场举行,发布会围绕“在新征程上奋力建设江西综合实力强市”主题介绍了宜春市十三五期间的有关情况。宜春市委常委张俊指出,“十三五”期间,全市民生支出合计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比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7%和8.6%。全市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幅改善,5.72万户、16.48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十三五”期间年平均增幅达30.89%。改造农村学校校、农村存量危房2.78万户宜春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1.6万人。扎实推进“教育补短板”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0亿元,新建改扩建城区学校所、增加学位16.4万个,改造农村学校校(次),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和中小学“大班额、大校额”等问题得到阶段性化解。将群众呼声高、医疗费用高的32个疾病纳入门诊慢性病管理,全市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4%和75%。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行动”,开工建设项目个;加大棚改区改造力度,完成棚改17.35万套,累计改造农村存量危房2.78万户,启动改造个老旧小区。河流水质达标率%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57%宜春市发改委主任胡锋表示,宜春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先后蝉联“国家卫生城市”,入选“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市”,“十三五”期间,全市空气优良率96.7%,列全省第二,PM2.5浓度均值3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市27个国省考、国省控及县界断面水质年均浓度均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57%左右,湿地保有量6.44万公顷,自然保护地55处,总面积.6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9.62%。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7万亩,富硒农产品基地达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万亩,规模全省第一。良好的生态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连续三年获“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设区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超50万亩投资余亿元新建药都产业园宜春现有医药企业家,规上工业企业89家,中药材种植面积超50万亩,医药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列全省个重点产业集群第2位。宜春市工信局局长胡练康称,在传承和发扬“樟帮”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艺,推进中药经典名方开发的基础上,投资余亿元新建药都科技产业园、药都创新创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吸引修正药业、创诺医药、缘生生物等知名企业成功落户。连续举办51届中国樟树药交会,樟树中药材市场已辐射21个省(市)以及东南亚地区,形成药地、药企、药市、药会一体化发展格局。济民可信投资60亿元的全球最大工业燃气生产项目在高安建成,丰城循环经济园区获批全省首家国家级绿色园区。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目前宜春碳酸锂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负极材料产值列全国第二,恩捷、紫宸、通瑞、清陶等一批龙头企业已形成产能,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合众汽车等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整个产业规模可突破亿元。高安建陶产业数控化率达85%。奉新纺织产业实现自动化设备全覆盖,并获批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实施“开放创新、强攻工业”战略,以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引领新旧动能转换,争创国家级新能源(锂电)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建材家具制造与贸易中心。文旅在建项目84个总投资额.6亿元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旅游综合收入突破0亿,“十三五”期间两项指标分别保持31%和29%的年均增长率。目前,文旅在建项目84个,总投资额.6亿元,新签约17个,总投资额.7亿元。今年开工建设的“华强方特熊出没”主题公园系列项目,为赣西第一家大型主题公园,极大地增强了宜春作为赣西区域中心城市旅游产业的辐射力、影响力。目前,共有国家5A级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23家,省级乡村旅游点9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文旅品牌总量位列全省前茅。建成全省首个线上技术交易平台为企业累计贷款8.17亿元“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实现翻番达4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04%。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人才优势,助力产业升级,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了全省第一个线上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组建全省第一家高企协会,入会企业已达到家,成为江西省首批具备科技成果评价资质的单位;深化科贷通服务,筹集风险补偿金0.81亿元,目前累计贷款8.17亿元,有效地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中医药康养文旅产业布局樟树市委副书记陈钰称,凭借多年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强大的产业优势,高品质建成了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岐黄小镇和中医药博物馆,有序推进银核香樟生态颐养园建设,阁皂山、樟树古海入围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皇宫认定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中医药康养文旅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成立樟树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建成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成功引进江西师范大学健康产业学院,为推动中医药与康养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智力保障。推动岐黄小镇、阁皂山、古海、三皇宫文旅街区等中医药特色景区景点串线,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做大做强以“盐漂浮、看药景、观药艺、做药疗(盐疗)、探药源、拜药祖、访药史、食药膳、喝药酒、品药茶、逛药市”为特色的中国药都康养旅游产业链。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xw/130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