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国共产党樟树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市大会堂开幕。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多名党代表肩负重托,齐聚一堂,满怀豪情,共商发展大计,共绘发展蓝图。

宜春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谢来发到会指导。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主席刘安安,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副主席董晓明、曾文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傅亚红,市政协党组书记谌厚有,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胡三红,陈海荣,杨仕林,蔡秋林,喻军,敖志平,黎卓玲、宋跃华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政协主席傅理学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及部分老干部代表列席会议。董晓明主持会议。

    

谢来发代表宜春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年以来,樟树市委在省委、宜春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60万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快干,务实担当,攻坚克难,财政总收入先后跨越20、30、40、50亿元大关,攀升到全省第五位,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亿;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城乡环境面貌的大变样,群众生活水平的大提高,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科技创新、金融生态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多项工作在宜春市站前列、全省有位子、全国有影响。

谢来发指出,这次党代会的召开,对于选好新一届樟树市委领导班子,规划樟树未来的发展蓝图,实现宏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位代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服从大会主席团的领导,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民主权利,遵守大会各项纪律、特别要从严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听取和审查大会报告,积极建言献策,郑重投好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一个让全市党员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好班子,把这次大会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民主的大会,鼓劲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谢来发强调,今后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五年,是塑造宜春未来的关键五年。新一届樟树市委班子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围绕“决战‘十三五’、冲刺全国百强、率先全面小康、建设美丽幸福新樟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宜春市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干争先、奋发有为,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上,刘安安代表中国共产党樟树市第六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冲刺全国百强率先全面小康为建设富强宜居和谐的美丽幸福新樟树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刘安安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樟树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经济社会迈上新的发展阶段,奋力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以“四个全面”统领各项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奋进,为建设富强宜居和谐的美丽幸福新樟树而努力奋斗!

过去的五年是樟树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宜春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最大追求,主动适应和把握发展新常态,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快干,务实担当、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大跨越、城乡环境的大变样、民生和谐的大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六大突破”:一是生产总值突破亿元,达.28亿元,比年翻一番;二是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达50.22亿元,是年的2.94倍,全省排名由年的第十位攀升到现在的第五位,为进入全国百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达亿元,是年的2.88倍;四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达元,是年的1.94倍;五是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亿元,达.9亿元,是年的2.43倍;六是引进国内市外资金突破60亿元,达61.2亿元,是年的2.45倍。五年来,先后获得“中国药都”、全省唯一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级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中国盐化工循环产业基地、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位列全国第26位;五年来,全市综合考评都位居宜春市第一、全省前列,—年获宜春市县域经济三年大竞赛连续三个年度第一名和三年总考评第一名,年获宜春市综合考评第一名,年获宜春市唯一一个工业升级、农业升级和服务业升级三个先进的县市,工业、农业均排名第一;年、年获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一类先进县市。同时,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科技创新、金融生态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多项工作在全省站前列、全国有影响。天道酬勤,汗水凝金。这五年,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很多在外回家的樟树人以及樟树的群众都说:“樟树这几年发展真快,变化真大!”朴实的语言,真诚的话语,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难忘,催我们奋进,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赞美,就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大认同。

刘安安强调,让广大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既是人民对我们的期盼,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今后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赶超进位、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我们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五年。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以“四个全面”统领各项工作,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樟树产业特色,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做优产业、做大总量、做美城市,确保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富强宜居和谐的美丽幸福新樟树而努力奋斗。今后五年,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一率先、两冲刺、三突破”:“一率先”:即确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冲刺”:即奋力冲刺“百亿千亿”,力争到“十三五”期末,财政总收入冲刺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冲刺0亿元;“三突破”:即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4万元和2万元,核心内容是建设美丽幸福新樟树。

刘安安指出,美丽幸福新樟树必须是经济富强的新樟树,必须是生态宜居的新樟树,必须是社会和谐的新樟树,要着眼樟树的长远和未来,着眼樟树的活力和希望,继续坚持产业集群集聚,突出项目拉动,注重统筹协调,着力扶贫攻坚,务实改善民生,致力共建和谐,奋力开创富强宜居和谐的美丽幸福新樟树建设新局面。

一要放眼百强,坚持产业升级不动摇。以坚强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为后盾,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先行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药、酒、盐、金属家具等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力争年医药、金属家具产业集群规模分别突破0亿元、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家,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亿元。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以现代设施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体系。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红、绿、蓝”旅游资源优势,加快中国古海、阁皂山旅游、丁仙湖度假区、古遗址保护与开发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两区”申报创建国家4A级景区,以精品项目带动提升旅游业整体提升。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农业观光体验等特色旅游,打造一流的休闲旅游中心和旅游目的地。

二要着眼宜居,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立足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目标,以城市为龙头、集镇为节点、基础设施为纽带,以“多规合一”为手段,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争创卫生城市。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全面拉开滨江新城建设序幕,推进“一江两岸”建设。按照建高楼、腾空间、增绿地、造景观的建设思路,加快老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配套跟进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做大做优中心城区。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人性化服务、网络化覆盖、智能化应用、精细化管理。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要求,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加快推进镇区建设,建成一批产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突出统筹规划,推动新农村建设由“单项突进”向“综合发展”迈进,由“千村一面”向“各尽其美”迈进,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要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强市、镇、村公路建设养护,优化城乡路网结构,健全客运网络,强化日常监管,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三要突出生态,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资源就是资本、生态就是生命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使樟树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保护和扩大城市绿地、水域、湿地空间,着力推动城镇湿地公园和绿化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到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3%。构建绿色循环体系。大力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重点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清洁化生产,推进传统行业低碳化改造,控制盐化产业总量,强制淘汰高耗能、有污染的落后工艺和企业,发展新型低碳产业。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抓好工业污染、生猪养殖和水库水质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城区扬尘污染、餐厨垃圾污染等专项整治,巩固整治成果。全面推进肖江、草溪河等重点流域及水库水质综合治理,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力度,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强化环境监管,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四要勇于创新,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狠抓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符合樟树当前实际、引领樟树发展方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开展“研发平台建设、高新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专利申请与保护”四大科技创新工程,把科技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等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建设,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融入赣西区域合作、南昌大都市区,强化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对接。

五要立足共享,坚持民生和谐不动摇。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升群众获得感。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最美樟树人”“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支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设计、数字传输、演艺娱乐等新兴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等,每年稳定减少贫困人口5人以上,确保到年,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以乡村为单元的区域性贫困现象彻底消除,至年,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力争我市贫困人口和全市人民同步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大力发展各项民生事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更加惠民的公平教育,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造法治樟树、诚信樟树。

刘安安指出,推进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强市,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民主、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把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为建设美丽幸福新樟树提供坚强保障。

欢迎大家向我们来电来稿!!

联系人:黎远忠

联系-

投稿邮箱:zhangshufabu

sohu.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fz/10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