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会初期(-年)年10月,解放后的第一次樟树全国药材交流会在清江饭店举行。到会代表人,成交(订单)金额万。-年,共召开10次樟树全国药材交流会,累计到会代表多人,成交额达5亿多元。随后的十年内乱,百业凋零,樟树药交会亦未能幸免,停办了16年。 快速发展期(上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此时期,大会在软硬件、成交额、人气、规模、影响力都取得了极大发展和提高。年11月,樟树恢复举办了樟树第11届全国药材交流会。此次交流会中西合璧,有中药材、中成药、西药、药械。到会单位个,代表人,交流品种多种,成交金额万元。年,清江县委、县政府新建高10层的药都宾馆作为药交会吃住场所,以及2.5万多㎡的药材交易市场,有摊位余个,展馆多间,这使大会有了正规固定的交易场所和食宿点。年12月,清江撤县设市,成立樟树市药业管理局,负责药都樟树药业的日常工作和一年一次的全国药材交流会。年,紧临药都宾馆新建以药都大厦为主体的00㎡交易场所,交易展馆多间,摊位多个,与药都宾馆连成一体,硬件设施进一步扩大。该年的第20次樟树药交会成交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显示出改革开放后樟树药交会强大的生命力。自此以后,每年的药交会参会人数、品种、成交金额均直线上升。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全国医药行业日新月异,樟树药交会更是年年创新高。年,樟树第29次全国药材交流会到会代表集中,人数稳中有增,厂商3千多家,人数逾3万人;交易活跃,参展的药材余种,其中成药余种,形成药材与成药并存,药品与药械共荣的局面。年第30次至1年第32次药交会的参会人数及成交金额都在以上几届樟树药交会之间徘徊。转型发展期(2年至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营销手段的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工具普及,传统药交会的功能及作用受到冲击。为振兴樟树药业,弘扬药都品牌,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不以盈利为目的,以社会综合效益为主,举全市之力办好樟树药交会的办会思路,使樟树药交会形式更活,内容更多,档次更高,形象更好,为彰显中国药都悠久的药文化和产业化优势,宣传中国药都樟树,扩大医药招商引资起得了显著效果。樟树药交会由此增加了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年,樟树全国药交会的会场设到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内的商务会展中心(建筑面积㎡)为主会场,设多个3×3㎡的国际标准展位,另在市场内设立0余个露天药材展棚(2×2㎡)。5年,药交会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中药协会共同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支持单位,由樟树市人民政府承办。6年,樟树第37届全国药交会期间,举办了“同一首歌·走进药都樟树”演唱晚会。修建用于药交会开幕式使用的“药都广场”,药交会的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7年,樟树第38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首次由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宜春市人民政府与樟树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本届樟交会开幕式举办了彩车入场仪式、三皇宫祭祖大典、“药都之夜”焰火晚会、药都樟树医药文明书法剪纸展以及江西省首届医药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会等活动。8年,39届樟交会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药都国际药膳养生文化旅游节”,展示了药膳美食展评、烹饪绝活表演、药膳品尝、药膳养生论坛、药都养生保健游等内容,吸引了全国目光聚焦。年,44届药交会开幕式上,樟树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药都”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被权威机构认定的中国药都。 年,46届药交会紧扣“互联网+”时代主旋律,创新办会思路,更新办会理念,深度融合互联网,创造性地推出了“互联网+药交会”。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参展产品线上线下同步展示推广,参会代表场内场外实时互动交流,营造了高效便捷的会展氛围,使传统药交会迈向网络化、信息化。 ▍信息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百微樟树简子龙 百微樟树 主营:哪家白癜风好治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