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书摘:《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投稿联系

1)世界这东西委实含有各种各样的简言之即无限的可能性,为其如此才得以成立。而对可能性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则是由构成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来决定的。所谓世界,便是由浓缩的可能性制成的咖啡桌。

2)刚闭上眼睛,我便感到沉默犹如细微的尘埃落满自己的身体。

3)死本身并非那么可怕。莎士比亚说过,今年死了明年就不会再死。想来也真是简单之极。生存尽管也决非易事,但毕竟可以由我量力自行把握,因此也就罢了。同《瓦劳克》里的亨利·方达一个样。可是死后还是请容许安息为好。

4)不能把疲劳装在心里。身体或许对疲劳奈何不得,但要使心解脱出来。

5)心不是使用的。心只是存在于那里,同风一样,你只要感觉出它的律动即可。

6)不要问别人,要用你自己的脚自己的眼睛实地勘察。

7)感情有很多侧面都不明确。对自己的怜悯,对他人的愠怒;对他人的怜悯,对自己的愠怒——凡此种种,都是疲劳。

8)关于蚕食人生的疲劳感,或者从人生的中心气喘吁吁地涌出的疲劳感,我可以做出上百种解释。

9)有些东西不过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东西等到理解了又为时已晚。大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尚未清楚认识自己的心的情况下选择,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

10)维持生存的活动莫不如此:构筑起来劳心费时,而毁坏则在顷刻之间。

11)人上了年纪,无可挽回的事情的数量,就越来越多。所以疲劳。

12)任何人都具有某种成为一流的素质,问题只在于能否把它充分发掘出来。很多人之所以成不了一流,是因为一些不懂发掘方法的人一齐上前把它扼杀掉磨损掉了。

13)即使本人安分守己,周围的人也不容你如此。

14)无论怎样的天才怎样的蠢货,都不可能真正自成一统。哪怕你深深地潜身于地下,纵令你高高地筑墙于四周,迟早也还是有人会赶过来捣毁。

15)人们试图成就某件事情的时候,理所当然地要把握住以下三点:过去做出了哪些成绩?现在处境如何?将来要完成多少工作量?假如这三点被剥夺一空,剩下的便只有心惊胆战、自我怀疑和疲劳感。

16)世界上大概有不可胜数的树木不可胜数的小鸟不可胜数的雨珠,而我却连一棵樟树都无法理解不了,永远理解不了。或许将在这连一棵樟树一个雨珠都无法理解的情况下年老死去。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无可救药的迷惘,独自掉下泪来。

17)如果没有爱,那样的世界就和窗外一掠而过的风没什么区别,既不能用手抚摸,又不能嗅到气味。

18)所谓心便是这样的东西,绝对不会一视同仁,就像河流,流势会随着地形的不同而不同。

19)我要坐在有阳光的地方,像猫舔奶碗那样一字不漏地把报纸上下看遍左右看遍,然后把世人在阳光下开展的各种生之片断吸入体内,滋润每一个细胞。

20)剥夺他人的记忆无异于劫掠他人的岁月。

21)追得我透不过气的并非水,而是横亘在水面与我脚腕之间的黑暗,是黑暗把凉沁不知底细的恐怖灌入我的体内。

22)威士忌这东西一开始是要静静观赏的,观赏够了才喝,同对待漂亮女孩一样。

23)这镇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永恒运动是一回事。理论上所谓的完整无缺的世界根本不存在,而这里却是完整无缺的。这样,必定某处做了手脚。就像看上去仿佛处于永恒运动状态的机器在背后利用肉眼看不见的外来动力一样。

24)即使失去记忆,心还是朝着既定方向前进的。人这东西本身就是有导向能力,那才成为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否则你将随波逐流地置身于莫名其妙的场所。

25)何谓Identity?就是每一个人由于过去积累的体验和记忆而造成的思维体系的主体性。简言之,称为心也未尝不可,每个人的心千差万别,然而人们不能把握自己的大部分思维体系。

26)思维是没有时间的。这也是思维同梦的区别所在。思维这东西一瞬间可以洞察一切,可以体验永恒,可以闭合电路永远在其中绕行不止,这才成其为思维,而不至于像梦一样中断。

27)只有使心丧失,才能将各自的存在纳入被无限延长的时间之中。

28)没有争夺没有怨恨没有欲望,无非等于说没有相反的东西,那便是快乐、幸福和爱情。正因为有绝望有幻灭有哀怨,才有喜悦可言。没有绝望的终极幸福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自然。

29)将感觉诉诸语言是非常困难的事。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感觉,但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30)我们都将年老,这同下雨一样,都是明白无误的。

31)一切各得其所地聚拢在这谐调的岑寂之中,浑然天成一般地沉浸于恬适的睡眠之中。雪地带有美丽的风纹,全身缀满白雪的榆树枝将弯曲的手臂停在空中。没有任何东西处于动态,雪也几乎偃旗息鼓,只有风偶尔想起低声一掠而过。它们大概永远不会忘记有人曾用皮靴蹂躏这短暂而平和的睡眠。

32)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任何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一般静静沉积在心底。

33)更年轻的时候,我也曾试图将这种悲哀诉诸语言。然而无论怎样搜刮词句,都无法传达给别人,甚至无法传达给自己本身,于是只好放弃这样的努力。这么着,我封闭了自己的语言,封闭了自己的心。深重的悲哀甚至不可能采用眼泪这一形式来实现。

34)或许是绝望。屠格涅夫可能称之为幻灭,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称为地狱,毛姆恐怕称之为现实。但无论何人如何称呼,那都是我自身。

35)太阳光沿着漫长的道路抵达这颗小小的行星,用其一端温暖我的眼睑——想到这点,我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宇宙运行规律并未忽略我微不足道的眼睑。我好像多少明白了阿辽沙·卡拉马佐夫的心情。或许有限的人生正在被赋予有限的祝福。

36)世界充满形形色色的启迪。

简介:本书是村上春树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称为村上春树三大杰作。小说共40章,单数20章“冷酷仙境”,双数20章为“世界尽头”,这种交叉平行地展开故事情节的手法是村上春树小说的特征,而本书是这种特征最典型的体现。“冷酷仙境”写两大黑社会组织在争夺一个老科学家发明的控制人脑的装置,老人躲到了地底。主人公“我”是老人的实验对象,他受到黑社会的恐吓,在老人的孙女帮助下,经过了惊心动魄的地底之旅,好容易找到老人,却被告知由于老人的计算错误,他24小时后离开人世,转往另一世界即“世界尽头”。“我”回到地面上,与女友过了最后一夜告别,然后驱车到海边静候死的到来。“世界尽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与世隔绝,居民相安无事,但人们没有心,没有感情,没有目标。“我”一直想逃离这里,但在即将成功时选择了留下,因为“我”发现“世界尽头”其实是“我”自己造出的。本书想象力奇特,艺术水准高超,情节极其荒诞而主题极其严肃,用变形的手法写出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现状逃避无门的真实心态。“世界尽头”:山林萧索,小镇寂寒。独角兽方死方生,释放出无尽的古梦;居民们无心无感,重复着淡漠的每天。外来的“我”一心要逃离这与世隔绝的沉闷的世界,却在即将成功的瞬间选择了留下。因为“我”发现,这里连人带物所有的一切原来全是“我”的所造。神奇的变形,超绝的想像,荒诞的情节,严肃的主题。村上春树最具艺术张力的小说,与《挪威森林》、《舞!舞!舞》齐名的三大杰作之一。

(爱书的你,别忘了







































白癫疯医院
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fz/43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