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思念

文/熊瑶生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今天是清明节,也是我祖母仙逝49周年,父亲仙逝22周年,母亲仙逝17周年。坟头祭扫时,我特别地思念他们,尤其是我的祖母。因为在熊氏十二兄弟姐妹中,我与她老人家最亲近,接触时间最多。

祖母姓王名春香,一个很小家碧玉的名字。生于年,殁于年,享年77岁,她那个年代算是长寿了。祖母是小脚女人,下仅长得漂且非常能干。曾孕育过十胎,但最终只落下我伯父,父亲和姑母三人,后另收养了一个姑姑。我们这一代均没见过爷爷,老人家早于民国庚辰年()就仙逝。寡居的她曾在彭家弄经营一小杂货摊维持生计并小有积蓄,至我出生那年,因家庭人口增多逐购下中山路72号一二层砖木房,一直到年出售给农业银行。我在此屋出生,结婚并最后一个搬离。

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操持的这个家,按现在时兴的说法可算是小康家庭。家中前堂掛置有天地君亲师的贡奉中堂,一条红案雕刻长茶几,中间有一被烟熏得墨黑的菩萨孔夫子,有一个青花龙图案的香炉,每天烟雾缭绕,香灰满满的。香炉还在,只是品相不大好,外壁有气泡,中间有裂缝,能用上龙图案香炉的家庭应该还可以是吧?另还有两个青绿山水的帽筒,常年放有鸡毛掸子等物。前堂中间一张八仙桌,材质很好,桌芯是一整张的樟树板,四周均是雕刻的空间,红彤彤的。两把清式大师椅,靠背均镶有象牙小人图案,挺精致的。祖母房间里有宁波床,银橱,梳妆台,铜包角樟木箱,就连马桶也是带柜的。房屋是东西朝向,纵深有十几米,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北房由我大伯一家居住,南房祖母和我父母一家居住,早年还有房间出租给他人。后老少三代增至17人,饮食均由我祖母一人掌管,一个锅里搅勺至其仙逝。数十年如一人,祖母挺着那小脚,买菜弄饭,还养猪养鸡养鸭鹅(家里有个院子),一日三餐那是管理得井井有条,即使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也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的不好。勤俭持家,我们稍大一点,星期六星期天,一副炭篓,一根竹笊篱,让我们去扒松树丝,拣松籽。再大一点,早起给我们炒油炒饭,蛋炒饭,一个竹筒盛上水让我们去砍柴。那段时间,二楼的楼板上堆满了松籽和树兜,楼梯间下杂物间堆满了杠筋柴。现在想来,我们这一辈能吃苦耐劳与我祖母的教育还真是脱不开。

我们居住在马路边上,与邻家小孩玩耍,打打闹闹磕磕碰碰总是有的,但不管谁对谁错,祖母总是先责罚我们,时不时的用鸡蛋向左邻右舍陪罪。祖母对我们管教很严,后厅堂板上插了一竹枝条,叫黄芽稍子,我们每每犯错,就用这抽打,伤皮不伤骨,并美其曰“黄鳅煮面”。其中又数我二哥挨打最多,因此我们都不敢造次,一个个老老实实。有时犯错后为免挨抽,会去窑里捡点煤碴回家,可免受处罚。我因比较听话,总帮她做事,如买菜,倒猪屎,打猪草,捞浮漂也深得祖母的喜欢,隔三差五会给我一分两分钱,上学途中到牛角弄口那个老爷爷的书摊上看小人书,我的一些文学知识也是在那小书摊上打下的基础。再稍大一些我与她沤被窝,陪她去小港嘴收账,医院看病等等,至今记忆尤新。

年10月,我由二中下迁峙滩中学读书,时未满14岁就开始独立生活了,回家也住在祖母一个房间,她的床边有一个当年做小买卖时的货柜,长不足两米,宽不到0.8米,类似一个单人小床,睡我足够。年2月,中学毕业后下放蛟潭,回家也是睡在柜子上。年4月我转西湖公社,第一次回家还和祖母在一个房间交谈,关心我的身体和生活起居。待第二次接到电话返回家时,祖母己永离我而去。我是最后一个看到她遗容的(病逝时我正在西湖,又适逢涨水,搭便车从潘溪经安徽闪里辗转至第二天才回到家)。我慈祥而勤劳一生的祖母走了,她没有最后看到她喜欢的瑶瑶孙儿,不知临终前她的眼光是否搜寻过我,时年我18岁,己经成人。

祖母没有看到第四代人,也没有看到她一手拉扯大的十二兄弟姐妹的另一半,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在之后的日子里我经常想起她,想起和她在一起的过往点滴。年8月,是我人生最低谷时期,年我参加高考成绩第一批上线,因父亲历史问题被刷下,次年再战远不如昨。8月18日,时值七月半,祖母离世六年后,我在日记中写了一段追忆祖母的小诗乞求她老人家保佑,结果祖母显灵了,当年底我就上调回城了,和父亲一个单位,从一名司炉工直干到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成为十二兄妹中唯一一名共产党员,虽体制变化下岗,依然凭自己的努力,总能在适合的时候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乃至退休后依然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这是不是我的祖母带给我的呢?我想是的。

一晃五十年了,当年那个黑髪刚成年的孙儿也已皓首即将进入古稀并做了爷爷。祖母,孙儿想您。愿您在天堂安好,护佑我祖孙及全家幸福安康。

清明祭扫祖茔前,

音容笑貌浮心间。

纸锞青烟随风起,

香烛红火悠自燃。

经年岁月催人老,

黑髮亦成皓首颜。

亲恩难忘唯叩首,

天堂再续祖孙缘。

作者简介:熊瑶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出生,现已退休。知青的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曾任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机关报《景瓷信息》记者编辑,撰写过大量人物专访和新闻报道,现受聘为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副馆长。

-END-

1.关于平台

理念:以春蚕吐丝般的语言,书写有灵魂的文章!

目标:汇天下文友,打造一个百家争鸣的文学交流平台!

宗旨:让初学者进步成长,让爱好者走向成功!

2.关于总编

网名我本宁静,年逾不惑,江西上饶人。江西省景德镇市作家协会会员、珠山区作家协会会员。曾从事编辑工作数年,现为大学教师,已发表通讯、小说、评论、散文、诗歌等逾百篇。一个忧郁内敛、真诚感性的男人,业余涂鸦文字,记录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

3.关于投稿

稿件内容健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题材、体裁不限:散文、小说、评论、诗词、剧本等。来稿请附个人照一张、作者简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稿件如一周内未见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平台不保存文稿。平台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投稿即视为接受平台规则,如有疑义请慎投。,邮箱:

qq.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lt/106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