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马桥清朝墓葬群——卒子走遍安庆

绊马桥清朝墓葬群

——安庆古墓

第篇

作者: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怀宁县绊马桥,皖山皖水流经而过、为安庆西面群山要塞,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几棺清朝妇人墓,这可不是一般的清朝百姓墓葬,而是有着“身份”的墓葬。

 安庆市怀宁县洪铺镇东山岭不远有个地方名为“绊马桥”,出于好奇卒子来到看一座古寺顺便看一看地图上标注的绊马桥。由于时间紧桥并未找到,但却在附近的山冲找到几座清朝晚期的墓葬群。

  晚清时期,怀宁县洪镇,是安庆府西面通道重要的驿站,在一个小山冲对面,几座清朝古墓葬群引起卒子好奇。走近才看到,墓葬有数七、八座,个别墓葬规格较高,在高大的青石墓碑前方还有精美的石制望柱。

从碑文看都是清朝晚期的墓葬,有光绪年间的,还有嘉庆年间的。在一座清朝光绪立的墓碑上,刻有“皇清诰封宜人某某之墓”,另有嘉庆年间“登仕郎王庆福之墓”这都是是清朝廷授的称谓。

 其中,一座“皇清晋封江太宜人之墓”并不多见,“宜人”不算是官。是古代对官员妻子或是母亲的一种封号,也就是通常说的诰命夫人。“宜人”在各个朝代的封号等级都不尽相同,宋代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或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代七品官妻、母封宜人,明清五品官妻、母封宜人。

  清朝墓葬有什么特点大约是墓葬一般葬于山坟,清朝时期的墓多数有碑,易于识别;清朝时期九品官以上的墓较多,一般墓碑上刻有其官职。葬具多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椁、石棺;有的因各种原因,下葬后又将死者遗体挖出来重新装棺或装在陶罐里,移到别的地方埋葬,俗称移葬,又叫二次葬。其葬具多为陶罐,俗称骨罈。

  安庆清朝墓葬吸收了古风水学说的布局,在墓场的营造中糅进了古风民情,崇尚了古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人生孺慕之诚”的风气。以墓前的栏杆望柱的柱数而定,望柱越多,墓场规模就越大。如墓前栏杆设置两枝望柱的比较常见。走过这片小山岭,见一石块上刻有姜界字样,大概这个山头过去属于姜氏家族吧。

(本篇完)-12-16

高楼四棵古樟树——卒子走遍安庆

高楼四棵古樟树

——安庆二级古树

第篇

作者: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余井镇,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四棵古樟树。

天柱山后山的余井镇,有一处名为高大屋的地方,这里门前有四株古樟树;这四棵树高都在十一米至十二米,胸围都在六米至七米都无树梢,可枝条虬龙,分枝横空,显得古朴苍翠,树龄多年了。

远远望去,这四棵树好似四把绿色遮阳伞,由于岁月久远,树的主干外部大多长着青苔,近观内部已被腐蚀,呈空心状,人可在树干中或蹲或坐或立。

据徐氏族谱载,清乾隆十七年(年),这里出了个举人徐安国,他的母亲丁氏在此建起“高楼大屋”,完工后在大门两侧各栽下两株樟树,共四株。

 遗存在古樟旁的两座旗杆墩,八角形,高0.6米,呈鼓形。其南侧旗墩南面刻有徐安国中举之记载:“乾隆壬申恩科举人徐安国立”。

高楼地方属黄壤土,贫瘠干涩,好在四株古樟生长在水塘岸边,原来粗大根须都祼露在外,给人饱经沧桑之感,叫人不得不叹服其生命力之顽强。近年随着村民保护古木的意识増强,自动筹资垒砌塘岸,填充土层,使古树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大树旁的古屋堂厅修葺一新,摆着历代徐氏祖宗牌位,古树与堂厅互为映衬。虽然一代又一代过去了,但四株樟树仍然存活着,并显露出勃勃生机。如今许多游人来此观赏"乾隆"古樟,它已成为美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本篇完)-12-18

龙山飞来石——卒子走遍安庆

龙山飞来石

——安庆风景

第篇

作者: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杨桥镇的大龙山森林公园,有一处似天上飞来的飞来石屹立在山顶,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大龙山森林公园是大龙山主要景区之一。位于安庆杨桥镇境内,滨临石塘湖,是安庆的后花园。

远观大龙山全貌,满山巨石逶迤相叠,这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景区内奇石遍布、浑然天成,其中闻名中外的飞来石引得无数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大龙山的山峰不仅绝崖突兀、奇峰巍立,峰峦之间还犬牙交错、峥嵘嵯峨,群峰竞艳,蔚为奇观。

 大龙山的山洞洞壑幽邃、千变万化,是探险猎奇的迷宫,这里处处是景,景点比比皆是。大龙山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从龙山晓黛景点继续再上行走,不远处就是飞来石了,几块巨石独立立在大石块上,让深冬的天空充满了激动和兴奋。

大龙山野山攀登是近年来,安庆兴起的旅游项目之一。有机会的朋友可以到这里走走。

(本篇完)-12-19

四面尖寨——卒子走遍安庆

四面尖寨

——安庆山寨

第篇

作者: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的四面尖山,因其“形方而锐,四周如一”,故名“四面尖”,为什么这里会成为历代军事堡垒,为什么这里能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四面尖山因其“形方而锐,四周如一”,故名“四面尖”。四面尖山主峰海拔米,有石桥、古刹、浮屠、皇藏峪等景点,其中有名气的要数皇藏峪,据说这里曾是唐玄宗李忱避难的地方。

  据《太湖县志》记载,唐玄宗第十三子李忱,登基前,曾在山腰上的“四面寺”当比丘避祸,所以“四面寺”又称“仁皇寺”,寺所在地称“皇藏峪”。唐宪宗当政时,宦官挟军干政,皇嗣争夺皇位,当时的李忱“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幼时宫中以为不慧”。“甘露事件”之后,李忱不远万里到太湖诗言志:“穿山渡石不辞劳,到底还他地步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史称宣宗“器识深远,备知人间疾苦”。他于公元年下旨重建“四面寺”,并钦定十二根大石柱,每根横截面半个平方米,长一十二米。重建后的寺庙,改称“大中寺”,显得特别雄伟高大,别具一格。遗憾的是在“横扫一切”的“文革”中大中寺被毁,十二根大石柱,现仅剩一根独立于山野之中。

清咸丰三年()七月,太平军从英山至太湖,知县张宝熔率团勇出逃,太平军间道进城,焚毁县衙及粮仓。随即径趋怀宁江家嘴。九月,太平军又占太湖。

咸丰四年()十月,太平军云集县境,知县张宝熔请兵于庐州(太平军攻克安庆后,省会一度迁至庐州)巡抚福济。福济派知州博勒霍布及候选知州李元华带兵来县,张宝熔为向导,从虚袭击,夺去县城。十月二十三日,太平军四面云集,击毙候选主事祝澄鉴于斗角山,不久占领县城,斩杀博勒霍布、张宝熔及典史鲁纯信,把总赵鸿猷、范履祥,训导沈周丙,千总史克谐等。激战中,清军死者数千人。

  咸丰六年()十一月,巡抚福济又遣李元华拔潜山,乘胜攻太湖,知县蔡锷集团勇声援,太平军失去县城。十二月,太平军攻克潜山,李元华令霍山团总刘遐志往救,刘被伏兵击毙。太平军来太湖,将李元华围之数重,清兵粮草耗尽,伤亡惨重,李遁走英山,太平军再次占领太湖县城。

  咸丰七年()八月,清副都统多隆阿自楚来攻,驻兵宿松。总兵鲍超驻宿松县二郎河,县团勇设卡应之。十月十五日,太平军攻破新仓卡,斩杀练总何清岳、胡恒来、汪发乾、汪咸林、何元珠等。十一月初五,太平军攻破东西长冲卡,斩杀练总黄泽笏、王德润、徐艳培等,杀死勇丁无数。

  咸丰八年()三月,太平军一部驻太湖县南阳河,扼险立寨。团勇乞援于楚军,楚军丁锐义、余际昌与乡团联合共战太平军。乡团选壮健者三十余人,攀石壁而上,抢先拥入,楚军继之,兵营被击破,太平军北撤三十里。五月,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由英山来太湖,八日,与楚军丁锐义、余际昌战于白洋关。八月,清廷派浙江布政使李续宾由英山进攻太湖,扎营于城北法华寺,多隆阿、鲍超率兵会之,进逼城下,十六日城破,太平军向东北退走,李续宾乘胜追至舒城三河镇,陈玉成将其紧紧围住,杀李续宾于乱兵之中。陈玉成掉头乘胜南下,复占太湖,逐清军于宿松。多隆阿、鲍超驻宿松年余,常来县好汉包、香茗山等处与太平军作战。

  咸丰九年(1)十二月,曾国藩自楚进军县八里岗。多隆阿扎营于新仓,鲍超由棋盘石渡河扎营于岔路,成犄角之势以围县城太平军。陈玉成率部万余来援,驻扎小池驿,连营数十里。鲍超前往小池迎战,被太平军围困,超粮草几断,多隆阿率马队送盐米以资。十二月二十七日,多隆阿与太平军激战于花山尖,为太平军打败。

  咸丰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多隆阿从新仓渡河,与太平军战于余贯嘴后佯败以诱,候选道蒋凝学伏兵于两翼,鲍超突围而出,太平军与之激战失利,伤亡甚重,退往桐城。太湖城为清兵占领。同治三年(()九月,捻军由英山至太湖西北乡,清廷遣僧格林沁领兵来太湖追击,捻军退走霍山。

  四面尖寨为太平军军事遗址,这里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易守难攻,遗址上的寨墙及营房用石料堆砌而成,后来修建电视塔时将石料全部使用掉,据说原有四门或两门。四面尖寨遗址都带有浓厚的瞭望军事特色,是一组难得的保存完好的军事遗址。

  四面尖寨也为研究古代军事防御工事,以及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目前卒子前往安庆太平天国军事遗址群,各个寨遗址去过一些,还有一些未出版,这些山寨均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军事研究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太湖地理位置更是独特,地连吴楚,襟带江淮,在皖西南这个小文化圈里,吴楚文化、江淮文化也是这里碰撞、交融,是一块文化极其丰富、活跃之地。大家看看地图,北有大别山,南有长江,我们太湖县就在这个中间地带,是必经之路。自古以来,连接南北东西的一条古驿道,就经过太湖,与潜山、宿松相连,这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有多少名人大家,从这条路上经过。林则徐日记里,就三次写到过太湖县。

  明代御史彭纲过太湖县,写有《太湖道中》,云:“邑巨居民盛,衢通过各频”,应是太湖县的真实写照。位置的重要,自然成为兵家的必争。交通的便利,带来的是文化、商业的繁荣与兴旺。

(本篇完)-12-20









































白芷酊
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lt/49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