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酒桌上,从不缺乏动静

最近网传的一份各省酒量排行中

江西排倒数第六

想必许多人会愤愤不平

北方人善饮不假

但江西人要起了狠劲,也丝毫不怂

江西人喝酒概论

江西人喝酒呈两极分化,要么滴酒不沾,要么深不见底,在人均饮酒量上,无疑是吃亏的

不过倒也没有江湖传说那么不堪,就好比北方人觉得南方温暖,来了江西才发现冻成狗,一个道理

赣东、赣中地区,酒桌上的套路颇深,而赣南的三甲酒、米酒后劲极大,至于赣西的土烧酒,也不是一般人吃得消的...

今天就和大家扒一扒江西人喝酒那些事,泱泱赣鄱大地,哪座城市的人最能喝?

南昌人:进了南昌地界,酒神也要倒

如何快速和南昌人混熟,两点很重要,一是能喝酒,二是会吃辣

假如两者兼得,那么恭喜你,往后南昌的各大夜市上,一定少不了你扶墙的身影,哪怕酒神后人也不能幸免

南昌人喝起酒来,骨子里有一股争强好胜,虽说论爆发力,敌不过北方汉子,比起省内同胞也不占优势

不过贵在持久,从厕所吐完能气定神闲,况且南昌人劝酒套路颇深,再辅以美人攻心,纵使天纵奇才也招架不住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女崽里酒量真的可以

单论饮酒文化,在南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只有把对方喝趴下,今后才算是共扶一道墙的好兄弟

南昌人虽说酒量一般,贵在百折不挠——大排档先拿啤酒漱口、福州路假洋酒下肚、船山路上开“三中全会”,岂有不倒之理?

代表酒种:南昌八度、三中全会、四特

宜春人:没酒是不请客吃饭的

说起喝酒,所有宜春人,尤其是樟树人,无疑是自豪的,江西家喻户晓的四特酒便出自这里。

樟树人把请人吃饭称为到家里“坐下子”。通常,没有酒是不请人吃饭的,而吃饭更多的是讲酒、闹酒。上得席来,便有人提出选个“桌长”,这个桌长有施令全桌喝酒的职权。桌长一要做得了主人的主,算得半个主人;二要德高望重。在农村有时无需选桌长,好客的主人早已安排一个善喝的人“打锡”,也叫桌长,负责为桌上斟酒和陪酒。

樟树的规矩:开桌第一杯酒大家都得喝,席间主人敬的酒和最后的收杯酒也得喝。除此之外便叫“自由酒”。最常见的办法是“打箍”,即由桌长或首席的人开始轮流“发言”,全桌每个人都有一次向大家敬酒的机会,要求都得喝。喝完这个轮次的酒,便真正成了自由酒。

关系不错的想加深感情,彼此干上一两个回合;初次见面的,希望加深印象,互敬一两杯或先干为敬好事逢双等。

茶要浅,酒要满,说的是倒酒的规矩。樟树人讲究倒酒要堆起来,出杯沿而不溢。只有这样,才显示对客人的诚恳。主人敬酒时,自己的酒杯是千万浅不得的。否则,难免有省酒之嫌。

据江湖传闻,樟树曾举办过喝酒比赛,喝的是四特,第一名三斤八两,女的!第二名两斤七两,第三名两斤五两,目前这一记录还没人能破...

虽然小编觉得这类坊间传说不可信,不过宜春人能喝,倒是让人深信不疑,浸润了一千多年的酿酒历史,谁还能不沾点荤腥?

在宜春很多地方,没有酒是不请人吃饭的,而吃饭更多是为了讲酒、闹酒,而且宜春人的酒桌上从不缺乏传说,至于酒量,那实在是个谜。

代表酒种:四特、竹筒酒、自酿土烧酒

九江人:从不拼酒,拼命

如果说南昌人骨子里是彪悍,那九江人便有些北方人的豪放气息,方言像极了北方,连喝酒也是如此

九江人喝起酒来似乎一板一眼,规矩得全,以修水为例,走亲访友进门都是先干三杯,再自由发挥

就连喝酒用的杯子也颇有讲究,虽不像北方人喜好大碗,但也不能太小,一瓶白酒刚好倒上五杯,多一杯都不行

酒桌上一般要有个开场白,然后得定下标准,譬如这酒要分几次喝完,哪怕不能喝,也要拼了命干了,不能输了气势

抛开酒量不谈,单论喝酒豪爽程度,九江人声名在外,蒙混过关的事儿几乎不存在

代表酒种:四特、封缸酒

上饶人:屁股一抬,喝了重来

上饶喝酒,最讲究场合和座次,稍不留神着了道,就得重喝

上饶人的饭局,犹如梁山好汉聚义厅派座次一样严格,最重要的位置有两个:主陪和主客,而在其他城市除非是陪领导喝酒,一般没这么讲究

几番客套入座,全部人倒满白酒,强调酒满心诚,喝酒开始后,主陪先敬酒,也就是带酒,全桌一起喝,然后才可以单独敬酒

在上饶喝酒还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你站起来,得再罚一杯,上饶人常用一句话来劝酒——屁股一抬,喝了重来,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代表酒种:清华婺,全良液

鹰潭人:喝酒不叫拳,等于白喝

鹰潭人喝酒,最讲究仪式感,能喝多少是其次,叫拳厉害才牛逼

大到五星级酒店,小到旮旯路边摊,但凡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定要比划比划——撸起袖子、伸出拳头、扯着嗓子,把酒气连同着情绪一股脑倾泻出来

在鹰潭喝酒叫拳,一般会先选出一名高手,名曰坐关,然后依次展开车轮战

那阵仗颇有些舌战群儒的架势,以十二拳为数,输家一口闷,赢家随意,其次还有破底、叉拳、打仗等各种玩法,虽不如吟诗颂词那般文雅,却又更胜一筹

于是江湖上有其美谈,“江西叫拳看鹰潭,鹰潭叫拳数余江”

在鹰潭哪怕你再能喝,不会叫拳是混不开的,这里没有酒神,只有拳王

代表酒种:潭花酒、塘湾谷酒、四特

景德镇人:回家不敢惊动亲友

小编凑巧认识几位景德镇朋友,据他们自述,每次回家都不敢惊动亲友,怕的就是夺命催魂一般的酒局

酒量差可以理解,倒也不至于如此害怕,仔细追问,原因有二

离景德镇不远有个乐平市,那里的酒文化估计全国独一无二,把酒倒进大碗里,全桌人共用勺子喝酒,听起来颇有些怪异,在乐平却备受推崇

而且当地有种“土八路”酒,酒精度实在太高,时常架不住众人热情,感情深一口闷,闷完就葛优躺,见效超快

如此看来,景德镇人回了老家,不敢惊动亲友倒也能理解

代表酒种:四特、“土八路”、雪津、南昌八度

抚州人:喝酒也能喝出文艺气息

抚州贵为才子之乡,要是摊上酒肉之事,连酒精里都夹杂着一股文艺气息

虽说抚州不乏好酒,江西十大名酒抚州就占了两,一是麻姑酒,二是临川贡,但最有特色的还属早酒

抚州人有喝早酒的传统,赶早喝酒和南昌人赶早喝汤一样,稀松平常,特别是南丰人开的早点铺里常常爆满

一壶米酒,一碗鲶鱼水粉,一碟牛骨,惬意的一天便拉开了序幕

也许因为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气质,就连喝个酒也能如此潇洒——

“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喝点早酒,回去睡个回笼觉,此等逍遥快活着实让人眼馋

代表酒种:临川贡,麻姑酒、四梦酒

新余人:玩扑克不赌钱,赌酒

新余被称为移民来的城市,也许是深受各地文化熏陶,在这儿的人,不管是南方的小酒还是北方的烈酒,通杀

当地人热衷饭前娱乐,话说新余人有三宝——干菜、扑克、酒

下酒的干菜种类丰富,酒也不限于白酒、啤酒,但是扑克才是主角,饭前的扑克大赛不赌钱,赌酒

往往不到半小时,原本矜持的你已经放浪形骸,下的酒注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你输的酒,必须在饭前喝完,不然是不能上桌的

历经千辛万苦、东倒西歪的你终于上桌了,但是别急着动筷子,新余人的酒局,这才刚刚开始...

代表酒种:马洪水酒、羽仙酒

萍乡人:喝酒得讲排场

全江西人都晓得萍乡人能吃辣,炒青菜都要放半碗辣椒,殊不知,萍乡人喝酒也同样不虚

说起萍乡人喝酒,就不得不提当地的酒席文化,但凡家里有点什么喜事,便要大摆宴席,花钱事小,排场可不能丢

而且不管什么酒席上,都不能少了司仪,一是为了炒热气氛,二是为了把酒辞讲到位——从第一杯到第十杯,各有一句吉祥祝福的话语

在萍乡有句老话,叫人情一把锯,有来就有去,于是,颇具地域色彩的酒席文化,便这样来来回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萍乡人

代表酒种:莲花老东酒,惠泉一麦,南昌八度

吉安人:喝一壶才算润嗓

如果你认为淳朴的吉安人民不会喝酒,那您可得仔细瞧瞧

吉安流行老冬酒,属于黄酒一类,常有外地人来吉安,吃过红米饭南瓜汤,便按捺不住露出了酒鬼本性——“哪家老冬酒好喝?”

原谅小编道行不够,哪家好喝还真答不上来,只知吉安除了老冬酒以外,峡江杨梅酒、堆花特曲并称三绝

虽然吉安的酒没有四特那般出名,但吉安人的量,还是声名在外,据说吉安有文喝武喝之别,文喝讲究细细品,武喝则脱衣撸袖,开怀畅饮

更夸张的是在安福,喝酒讲究三道门户,每道门户以四杯酒为量——

第一道门户全桌同饮四杯,寓意团团圆圆;第二道宾主互敬四杯,寓意有来有往,第三道则是猜谜、对对子、划拳,名曰喜上加喜

甚至临走前时,还得再喝上四杯才能散席,用吉安人的话讲,这叫欢迎再来,总之,吉安人喝酒能文能武,套路深不见底

代表酒种:堆花、峡江杨梅酒、老东酒

赣州人:打从娘胎便开始喝酒

赣州十八县市,能喝善饮者不计其数,想在这里横着走,先问过那碗水酒

赣州人不仅热情好客,还好酒,尤以客家人最甚,以龙南、宁都为例,家家户户喜欢自酿水酒

可能是由于太好喝的缘故,据说赣州人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偷酒喝的经历

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这酒,虽说入口满嘴香甜,和饮料无异,等后劲来了就不得了,扶墙的、睡觉的、发酒疯的那是家常便饭

按赣州人习俗,女人回了娘家得吃酒酿蛋,生了孩子得喝月子酒,甚至还发生过吃酒酿蛋被查出酒驾的趣事

总体来讲,赣州人的饮酒习俗,打娘胎便开始培养,贯穿一生

代表酒种:章贡王、自酿水酒、黄酒

论酒量,谁才配得上江西头把交椅

只要上了酒桌,全国人民都争强好胜

江西人自然也毫不例外

以上十一个地市里,各有各的酒桌文化

各有各的套路讲究

关于这份江西版酒量研究报告

不敢妄称权威,仅供各位酒仙参考一二

到底江西哪的人最能喝

还得您说了算~

▍内容来源:在南昌

▍图文编辑:中国樟树(小编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的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lt/63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