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Wed 湖北“千里绿飘带”屏障万里长江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全国两会刚一结束,新华社派出多路全媒体小分队分赴基层采访调研,从改革发展新气象、党的建设新进展、美好生活新变化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式展示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取得的积极成效,对落实全国两会部署的具体安排,反映神州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展示全国人民共同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崭新风貌,特别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系列调研报道。今天刊发《湖北“千里绿飘带”屏障万里长江》,敬请。 新华社武汉3月27日电(记者徐海波)三月的湖北,春意盎然。长江由西向东横贯湖北全省,全长公里,两岸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犹如一条绿飘带舞动在祖国腹地,成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 3月26日,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八姓洲。一片直连长江的洲滩上,土地已经平整完成,两台挖掘机正在打洞,二十几个工人正在栽树,一棵棵杨树整齐排列,在长江大堤旁扎下了根。 在植树现场几十米开外,就是水流湍急的长江荆州段。这里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称,直线距离不过公里的江面,居然曲折出了公里的河道。九曲回肠的荆江大堤,一边是富庶美丽的江汉平原,一边是呼啸而来的江水,就像一匹草绳拴住的不安分的烈马。 “驯服这匹烈马,曾是世世代代长江沿岸人民的梦想。”监利县林业局局长李淼说,植树造林也就成了监利县每年的“重大工程”。今年,监利将投资万元打造“环监利绿色生态廊道景观工程”,专门成立了绿投公司,将申请农发行贷款2亿多元,建设长防林面积12.1万亩。同时,结合长防林工程实际,采取“宽窄行”林粮间作模式,在长江江滩和非林地栽植杨树,实现了林茂粮丰。 李淼介绍,防护林可以有效保护农田,减少牲畜上岸堤破坏植被,同时,在汛期减缓洪水波浪对堤坡的冲刷损害。“既保护了大堤的安全,又提供了一道有效的生态屏障。” 监利只是湖北近些年来植树造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精神指引下,湖北大力推进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一场持续盛大的植树绿化行动在湖北各地全面展开,在长防林工程区内,到处都能看到群众挖坑背土、背苗上山的动人场景。 据统计,年以来,湖北长江防护建设共造林.93万亩,工程区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得以根治,防护功能明显增强。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地处长江最核心的流域,境内的三峡、丹江口等地承担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使命,保护母亲河使命重大、责无旁贷。 “要做好长江大保护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加法与减法、治标与治本等关系……”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表示,湖北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以贯之推进长江大保护,努力构筑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切实挺起长江经济带生态“脊梁”。 (湖北日报) 湖北省修订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选聘办法3月23日从省人社厅获悉,《湖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和人员选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发布。《办法》明确了全省二级岗位增补选聘每两年开展一次,对二级岗位人员在事业单位交流后的聘用程序予以简化。按照“放管服”要求,三级岗位选聘权限下放至市州人社局、省直主管部门和省直属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内顶尖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属于国家层面选聘,我省年建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并组织了4次人员选聘。 《办法》进一步强化党管人才,要求二级岗位申报推荐人选应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选确定须经单位党委(组)集体研究决定,并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征求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凡政治表现、廉洁情况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办法》注重发挥岗位管理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向重点发展行业、经济支柱产业和公共服务一线倾斜。突出专业水平和业绩导向,按照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业绩标准全面修订了二级岗位选聘条件,使专业技术人才“跳起来摘桃子”。 《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岗位及聘期的概念,通过加强聘期考核,促进能上能下。事业单位与二级岗位聘用人选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和聘期(3年至5年)目标任务。聘期结束后按照聘用合同确定的职责任务和目标对二级岗位人员进行考核。 根据《湖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意见》,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执行如下控制标准: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目前我省事业单位二级岗位在聘人员人,都是我省各行各业的翘楚。 (湖北日报) 共享停车位现身武汉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停车位这一新鲜事物,悄悄然出现在武汉市中心城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千个车位在进行共享。 按运营商的说法,司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可利用手机预订一个附近闲置的停车位,然后将车子停进去。 使用这样的手机软件,广大司机朋友真的容易找到停车位吗?如何收费?技术成熟吗?能否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 昨日,记者前往汉阳一个拥有共享停车位的小区进行实地探访和亲身体验后,就上述各种问题,进行深度调查。 记者手机下单订到共享车位 昨天上午9点,记者驾车来到汉阳钟家村,打开之前安装的“共享停车”APP搜索,发现汉阳大道都市兰亭小区剩余8个空车位等。 记者在填明车辆进出小区时间后,成功预订到都市兰亭的停车位,手机预付费3元。APP则将该小区地面5号停车位分配出来,并承诺保留车位15分钟。因APP上已登记过车牌号,当记者开车来到该小区门前,其智能设备在识别车牌号后,自动放车辆进去。 司机将车停共享停车位上,白天每小时收费3元,晚上每小时收费4元。如果超时停车,APP还会自动将停车费上浮。该小区的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自动抬杆系统,均由广州悦停科技有限公司,与小区协商后,投资建设与维护。 车位共享每月或可进账近千元 市民如何操作,才能将自家车位租出去呢? 其实很简单,只需给手机安装任意一款共享停车位软件,按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就能成为车位提供者,然后就可随时通过软件向运营商后台传递招租信息。车位可供共享的起止时间,可精确到几时几分。 运营公司对招租信息进行审核、编排后,发布到平台上,供需要临时停车的司机取用。共享停车位运营公司,还会对车位提供人与租用人的信用作出评价,不守信及提供虚假信息的车位提供人,会受到信用降级甚至销户处罚。 据了解,租用车位的人,一般需按白天每小时3到6元、夜间每小时4到8元的价格向平台缴纳租金。 平台收到租金后,会将其中50%给车位提供者,剩下50%则在平台与物业间分成。车位提供者,可将获得的收入转入支付宝,因此,车位提供者的收益,基本上由车位所在地区的普遍价格决定。在停车费价格高和需求量大的中心城区,每天将车位平均出租8小时以上的车位提供者,每月能获得三四百元到近千元钱收益。 预备车位供业主免费用 有市民问:当他将停车位共享后,如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该如何维权?武汉另外一家名叫“车位联盟”的共享停车位运营公司负责人介绍,平台预留了应对措施—— 一是平台会自动将一部分空余的共享停车位留下来作为预备车位,当某一共享车位被人超时霸占,平台会自动将预留车位提供给业主免费停车。 二是平台会自动按三倍的价格,向占用者收取超时停车费,并对车位提供者进行补贴,即车位提供者可获额外收益。 广州悦停科技有限公司策划部负责人黄女士还介绍,如果超时占用共享停车位的车辆,并非在共享停车位平台上下单的车辆,公司在接到车位提供人的求助信息后,会立即通知停车场管理方请拖车将占位车辆拖走并报警。 另外,司机在租用共享车位过程中,如果损坏了停车场内的财物,平台还会根据现场勘查结果,追究车位租用人的责任。实在找不到证据时,平台负责给予赔偿。 合用的共享停车位难找 家住洪山广场附近小区的市民谢先生就说,共享停车位“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有时找到个合用的车位,“很难”。 有一次,他开车去汉口火车站办事,打开软件显示,距他最近的一个空车位,位于古田四路一小区的停车场内。 还有一次,他预订了武昌一小区内的车位。结果车子停进去才几分钟,小区物业就打电话催他去挪车,称“这个车位是公共的,不许外来车辆占用”。 众多市民说,因目前武汉市共享停车位数量少、位置分散,司机们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停车位,还是比较难。 记者利用下载的几个软件进行实地测试后也发现,在汉口武广、西北湖,汉阳龟山、王家湾等地,根本找不到距自己只有三五百米远的共享停车位。 共享停车位推广遇难题 广州悦停科技有限公司策划部负责人黄女士,和武汉“车位联盟”负责人吴国栋都说,在推广共享停车位过程中,曾遇到不少阻力—— 不少业主提出,小区内停车位本来就紧张,即使有人要将停车位拿出来共享,也要先供小区内部业主共享,而不是与外人共享,而小区物业人员与部分居民觉得,共享会让陌生人公然进入,对居民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有的小区业主与物业存在多种矛盾,大多物业公司对推广共享车位业务不热心。 吴国栋认为,开发共享停车位技术的初衷,是想通过物联网技术,充分利用闲置的停车资源,让私人车位产生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为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提供一种方案。但在武汉市,拥有私人停车位的人,毕竟是少数,就是将这些私人停车位全拿出来共享,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问题。 车位共享 将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今年武汉市汽车保有量将突破万辆大关。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黄东斌认为,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引导市民实现错时、错区共享停车位,是大势所趋。 黄东斌展望说,5到10年后,待无人驾驶汽车普及后,共享停车位技术就会成熟。那时,无人驾驶汽车在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后,会自己去寻找车位。 市政协委员陈立波说,在市中心城区,还有很多单位的车位在夜晚、小区的车位在白天是闲置的,如果这些闲置的停车位都对外开共享,就可部分缓解停车难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激励大家共同参与停车位共享业务,盘活闲置的停车位资源,实现停车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湖北瑞通天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国振说,小区内的公共停车位拿出来分享,会产生系列问题,其中停车位共享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将是众人的焦点。建议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引导共享停车位事业健康发展。 武汉市交管局、房地局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应大力推广“互联网+停车”技术的应用,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停车场经营者合作推动共享停车事业发展。政府部门将加强对共享停车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对共享停车位运营商的资质进行审查,利用制度化、法律化手段将共享停车位业务迅猛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车辆违章、车中财物甚至车辆丢失等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武汉晚报) 湖北老龄产业 加快发展近60亿投资老龄产 27日,记者从全省人口老龄化形势及老龄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重,并且呈现高龄化态势,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05万人,其中我市有23.67万人,占比为18.3%。 截至年底,我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23.67万人,占总人口2.77%,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3.23%,比年略有下降。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加大,我市人口高龄化发展态势趋于平稳。武昌、江岸、黄陂和硚口的高龄老人超过2万人。目前,我市百岁老人有人,年龄最大的岁。 省老龄办介绍,人均期望寿命从75.6岁增长到76.5岁,人口老龄化呈现高龄化,表明老年人经济收入和医疗卫生水平逐年提高,养老、孝老、敬老等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逐步形成,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取得成效。 目前,我省已出台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等10多个涉老文件,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年末,全省各类养老机构达到家,养老床位总数3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2张。 值得的是,我省医疗和养老实现进一步融合,目前,全省医养结合机构个,医养结合床位张,其中有个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47.17%,老年人家庭的家庭医生签约率达69.02%。 去年,我省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成功签约养老PPP项目6个,社会投资规模近60亿元。 (长江日报) 今起湖北逐步转雨气温回落昨日春光灿烂,全省气温站上25℃,有人已提前穿上清凉的夏装了。 昨日全省最热的地方在鄂西,高温在28℃-32℃,比如十堰就有31.1℃,而江汉平原及以东地区高温25-28℃,其中武汉冲到了25.8℃,有市民着短袖、裙子上街,俨然一道夏日风景线。 不过,春季天气就是不太稳定。今日武汉多云,阳光没昨日烈,但气温进一步走高,中心城区最高温将达28℃,明天冷空气南下,武汉转阴,风向由偏东转为偏北风,后天还有短时小雨,高温分别降至23℃、22℃。 全省来看,今日鄂西南就开始率先转雨,其他地区还是维持多云天气;明日南部转小雨,北部局部短时小雨;后天南部小雨,北部部分地区短时小雨。高温依次为:26-29℃、21-24℃和22-25℃。 (楚天都市报) 棵20年樟树被腰斩成梅花桩为了与后移栽的大树高度保持一致,武汉经济开发区一段长江江堤内的多棵樟树,因修剪过度,被腰斩成了“梅花桩”。26日,面对当地居民称为“削足适履”的质疑,开发区有关部门紧急叫停了这项外包工程。 20年树林被腰斩成“梅花桩” “沌口路长江楚韵小区靠江边,长有一片很高大的樟树林,现在好多都被锯了树梢,成了光杆树桩。树苗要长成这样需十几年,实在可惜……”家住该小区的市民阚先生说,几天前,两辆三轮车载着几名工人开进现场,直接将四五层楼高的樟树齐刷刷腰斩,在机器轰鸣声中,生长了多年的大树倒下,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和练武用的梅花桩差不多。 阚先生拍摄了前后一组照片对比显示,这些原本绿色葱葱的樟树林,成了一片高低不一的树桩。小区居民对此都十分费解:现在正值春天,别的地方都在植绿,如果说是修剪的话,一下将树截掉四分之三,这样做是不是“下手太狠了”? 居民们告诉记者,该地区原本是一处砂场,这些樟树成为小区和长江之间的隔离带,除调节小气候、遮挡风沙外,树林还是居民到江边小憩散步的必经之地,而樟树林环抱的江堤凉亭,也是过往路人的纳凉好去处。 “太可惜了!”在附近一家单位工作的老李称,他在此生活了几十年,印象中,这些樟树起码生长了20年。 “拦头”究竟为何会变“腰斩”? 26日下午,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这片被腰斩的樟树,位于当地长约米的江堤内,目前约有棵,看上去确实已像“梅花桩”。 记者了解到,对樟树林作业的主导单位,是武汉经济开发区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所,该所管理员刘涛闻讯赶到现场。 刘涛解释了为何要“处理”这些樟树的原因:去年9月,砂场整体搬迁后,管理站在原址复绿,从别处移栽了多棵樟树,“为了追求美观统一,我们才请人对这些树进行修整。” 刘涛称,这些移栽的樟树长势一直欠佳,和旁边已生长了20多年的樟树林明显高度不一,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里请示上级,找到一名吴姓树贩,和对方达成口头协议,约定“拦头”(意指“去顶”)所锯下的枝干,冲抵工钱。这样做是让新树和老树高度统一,“等长个二三年就恢复了”。 记者问到:“拦头”为何变成了腰斩?究竟截至多高为适宜? 刘涛称,当时对方建议高度是留4米左右,没想到实际操作中,对方下手有点“狠”,他看后也觉得确实剪得有点“狠”,他表示将马上找施工队要求停工。 刘涛还称,这些樟树已生长了20多年,原植株过密、树形不太美,另外上面有架空电线,“拦头”处理,是为了便于日后成型。 记者问到:“以料代工”,在某种意义上,吴某一方获取利益的来源,即由修剪过程中所产生的树干枝丫多少决定,这是否意味着树干的截留高度,掌握在对方手中,具有很大随意性,对方存在“多截一点”的利益冲动? 刘涛称:“这确实是个问题。” 当事方称将尊重居民意愿 采访中,得知将树锯成“梅花桩”的目的,是为前后高度整齐统一,有居民们觉得不可思议:为部分长势不佳的大树,而毁掉生长得好好的树,这样做无异于“削足适履”。 阚先生认为,绿化的本质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好的休闲场所,而大树生长不容易,尤其是树冠成型有个漫长的过程,轻易毁掉,将修剪的高度决定权,任由利益方去掌握,无疑是件很轻率的事。 管理所李姓所长称,沌口长江堤防段内,约9.1公里绿化带,原计划都是请吴某照此“拦头”修剪的。对居民们提出的修剪“拦头”过度问题,他称,“实在不行,将终止这项工程。” 园林部门不支持如此“拦头” 开发区建设局园林办一位邓姓负责人称,园林部门原则上,只对市政范围内的园林绿化依法管理,而长江堤脚下的防洪林,则属于“森林法”和“防洪法”管辖范围,由对应的堤防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因此,该片樟树林的修剪,不需园林部门另外审批。 不过,邓也坦言:如果从行道树景观角度来说,类似将樟树直接简单“拦头”,从园林专业角度来看肯定不行。这是因为“樟树虽然生长也快,但形成树冠,起码也要3年,”因此近年来,武汉市要求移栽大树,必须带树冠,而不再允许在街头种植“光杆树”,最起码要在苗圃休养两年以上,等树冠成型以后,有一定遮阴效果才移栽。 (武汉晚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专家在线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哪家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lt/71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