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樟树+(ID:chinazhangshu)综合江南都市报 12月12日一大早,寒风刺骨。樟树市经楼镇水溪慈堂村农妇曾小兰,不到6点就忙着起床,精心准备一家人的早餐,摇水、洗米、洗菜、点火。饭菜做好后,先照顾患有智障的婆婆黄银秀用好早餐,然后用保温瓶再装一份饭菜,给同样患有智障、瘸腿独居的婶婶宋方仔送饭,这样的日子,曾小兰已重复做了三年。 从曾小兰家到她婶婶家,共有余米。三年来,不管刮风下雨,曾小兰一日三餐送饭,一天三次上门看望,帮婶婶打扫卫生,清洗脏衣服,从不间断。"我长这么大,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女人,曾小兰这样尽心尽力的照顾她婶婶,真是世间少有,就是亲生儿女也难以做到。"该村村民郭林根评价说。 今年37岁的曾小兰,年从南昌嫁到水溪慈堂村。婚后她常听丈夫郭小华提起,自己14岁就没了父亲,只能跟智障母亲一起艰难度日,是叔叔郭珠仔一直在接济照顾着他们家,曾小兰把丈夫的话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慈堂村坐落在水泥厂旁,整个自然村丘陵环绕,树木掩映,民风古朴。郭小华的叔叔郭珠仔,小时候家境也贫寒,40多岁后才娶了个智障、瘸腿、且身高不足1.3米高的老婆,婚后没有生育。 自从该镇水泥厂建成后,郭珠仔就一直在水泥厂做事,想到自己无儿无女,就开始不断地接济失去了父亲的侄儿,好老来有个依靠。郭小华的叔叔郭珠仔,由于多年在水泥厂做事,年患上了慢性肺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被该村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而长大成家后的郭小华却一直在外打工,于是曾小兰就暗下决心,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叔叔婶婶的尽孝重担。 决心好下,但尽孝却不是那么容易。首先要面对的是,叔叔卧床、婶婶智障,他们两人连自己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都料理不了。"做人不能忘本,要记恩情,叔叔照顾我丈夫小,我要在叔叔婶婶床前帮丈夫尽孝到老。"曾小兰说。 婶婶患有痔疮,大便时经常内裤上带有粪便,曾小兰顾不得脏和臭,每天给她清洗一次内裤。有一次婶婶患病拉稀,曾小兰一天帮她清洗了四次裤子。叔叔卧床,曾小兰就把饭菜端到病床边,一口一口的给叔叔喂饭,她放下年轻女人的身价,顾不得男女有别,帮助叔叔穿衣起床,用板车拖他到卫生院看病,是家常便饭。 "曾小兰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女人,她的婶婶宋方仔,总在我面前夸侄媳如何悉心照顾她,脸上流露出满满的幸福。"与宋方仔结对帮扶的镇干部陈菊保说。 有一次,曾小兰的儿子生病,医院看病,但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叔叔婶婶的中餐无着落,医院前,她做好了饭菜放在厨房,并再三叮嘱可靠的邻居,中午一定要帮她把饭菜重新热一遍,按时送到叔叔婶婶家,到了中午,她仍不忘给邻居打电话进行提醒。 曾小兰在叔叔婶婶床前尽孝,感动了村里所有的村民,她的孝心故事迅速在周边十里八乡传开。年,郭小华的叔叔因病去世,曾小兰夫妇披麻戴孝,泪如泉涌。叔叔临死前拉着曾小兰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虽无儿无女,但我已享受到了人间的天伦之乐,我很满足,感谢你,我的好侄媳。死前我还有一个请求,希望侄媳继续照顾好我的智障老婆。" "叔叔请放心,我一定会把婶婶当作自己的亲娘一样来孝顺。"对叔叔的临终请求,曾小兰流泪而坚定地回答。 文/图:王勤保、杜小青、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胡琴 有一个通情达理又孝顺的媳妇 真是半辈子修来的福气 给曾小兰点赞! ▍图文编辑:樟树+(小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