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荣林 编者按: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2月4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20条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一揽子扶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发展信心,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着力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增长。今日起,本报推出“齐心共战‘疫’合力稳增长”专栏,聚焦我省20条政策亮点,及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举措和企业获得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敬请 (上接第1版)危急时刻,考验智慧与能力,更考验责任与担当。我省金融系统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通过加大融资支持、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等方式,加快为重点行业企业“输血”。 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疫情严重地区企业以及疫情防控领域企业的支持力度,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企业对接,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最惠利率全力满足疫情防控和物资保障主体的合理融资需求。 截至2月5日,我省18家银行机构为47家有需求的重点应急防控物资企业提供了贷款支持,贷款余额累计达39.09亿元。 消毒液是当前疫情防控民生所需的重要物资之一。在樟树市张家山工业园区内,与区内绝大部分企业大门紧闭的情况不同,作为以生产消毒液为主营业务的江西理想实业公司正日夜赶工,生产的84消毒液和医医院等公共机构。 “公司消毒用品生产线已经全力运转了,但仍然满足不了当前的订单需求。”面对每天上百个订单电话和催货电话,企业面临的用工短缺、原料供应、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让公司董事长付伟夜不能寐。 2月6日,省工信厅来到企业召开现场调度会,对企业用工、生产原料和包装材料供应、产品收储销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进行了逐项排查、系统梳理,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并细化分工落实举措,安排协作对接事项,解除企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为帮助疫情防控重点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20条措施》提出,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蹲点帮扶,协调解决设备、原辅料、人工、资金、运输及用能等实际困难。 省工信厅针对N95口罩、医用防护服、负压救护车、消杀产品等重点产品和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进贤县、南昌经开区、南昌高新区、小蓝经开区、樟树市、高安市等地,组成4个派驻小组,开展驻企帮扶,及时解决企业恢复生产、扩产过程中的生产经营问题,确保企业生产不停顿、供应不掉链。 在我省最大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安分公司,省工信厅派驻企业的蹲点帮扶代表李江宁每天都要了解企业生产原料库存、物流、资金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制约企业生产的“卡脖子”问题。“刚来的时候,企业生产原料只能满足两天的需求。”他告诉记者,经过紧急协调上海、海南和省内多家企业提供原材料,及时保障了公司生产需求。金融部门也同时发力,多家银行向企业提供了累计达1亿元的贷款,确保企业复产资金需求。目前企业24小时连续生产,口罩日产能超过10万只。 强而有力的政策措施,细致扎实的帮扶服务,与时间的极力竞速,不断显现成效—— 目前我省防护口罩、防护服、医用手套、救护设备、消杀用品等各类应急物资综合产能恢复较快,产量明显提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ly/113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