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一点偷偷
尚洪甫:哦,清水洋那间屋堂的上间就这样。 胡立谦:对,一间把它分成三间,弄个抬梁说自己有身份,实际上抬梁式是官府才允许,或者说纪念性建筑,祠堂,殿宇,这些才可以用。这些人其实只有一间房,所以就把中间这两条梁弄起来,当中梁搭起后看起来三间房一样,就是暗三间,旁边的边门出来走这边,这叫暗三间。这样有些味道也蛮好的,前面也有一条猫儿梁,后来清朝的时候叫鎏金斗拱,实际上这个都是由这个东西变过来的。这个蛮有味道的,该类屋堂在永嘉蛮多的,三间很宽,当中两条抬梁很大。当中两间的瓦椽就架在这个上面,横条就架在上,做成了一个假的抬梁式的样子,实际上只有一间。 张良好:上间过去都摆些什么东西? 胡立谦:上间过去是摆长条桌,照镜这里摆长条桌,长条桌上面有一些祭祖的花瓶等之类的东西摆着,前面是张八仙桌,长条桌是特别高一点的,比我们眼前这桌子高差不多这么多,上面有一些祭器放上面,摆设放在上面。前面八仙桌两边上是太师椅摆着,给客人(坐),一张一张摆好。 张良好:上间其实就像现在的会客厅一样。 胡立谦:对的,上间是中心,这个家庭的中心,客人来了什么的都在这里招待,宴会、吃酒,都放在上间,上间大的可以摆六桌酒。 尚洪甫:(上间)就像现在的大厅。 张良好:我看上次也是说吴熙周的屋堂,他里面前到后有十二米深。 胡立谦:十二米八柱,八柱柱柱落地,十二米也不算是很深,都还是标准的。我们说上间,上间的正式名称是中堂,我们都说上间。上间后面即上间后我们叫后堂,这些名称,正屋五间,往歇间里走,跟往偏舍里走,这叫堂头。 张良好:堂头一般都是搭镬灶(灶头)的吗? 胡立谦:不是,后堂搭镬灶,另一个是舍里搭镬灶。后堂搭镬灶实际上是被迫的,当原初好的人家根本后堂不搭镬灶,后堂是眷属专用,比如说亲戚来了,比如官来了,那些人在上间,内眷在后面接待,就在后堂。那时候内外有别。过去有些好的人家,门有大门二门,大门有的朝东都有的,走进来,一个照镜一个槽门挡了,视线不能直视,这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过去的女人都说这事情,内眷来了就在后堂吃茶。后来屋堂分了,你一点他一点的,后堂就弄起搭镬灶了。 张良好:所以现在看到后堂有用来搭火灶,实际都是后来改的。 胡立谦:是的,之前都是搭在舍里。舍,有双条舍,一般舍也只有正间这么宽,宽一点,双条舍有些拔出来有6米多,也很深的。当时做官的人,槽门也有规定,槽门也有几架有几间,一般人一间也就够了,他那个槽门是三间,比如说王十朋这样的身份,他就刚好可以用,槽门是三间五角梁,要很标准,对,门要放在正中,前后是走廊,客人来了要先站一站的吗,家僮、守门人可以坐在门口。但是我们现在说的大部分都是平民,平民的屋堂升斗是有一点的,只有一点挑出来,子拱只有一条的,所以他的出檐必须要短,不然会力不起(撑不起)。最讲究的民居我们这里也有,会有三炉子拱,三炉有三尺,三尺有八十几公分。 二背景介绍:在过去,造房子很讲究文化,一般大户和读书人家的新房造好后,门上都有对联。一般大门口的对联是显示主人地位与背景的内容,房内的对联内容一般是家教、人生诫言等内容。白石泥岙有户姓郑的人家,他的房子很有特色,对联很多,大都是生活训诫、人生抱负以及歌颂湖山秀色等内容,体现主人家的文化品味,可惜这座古宅现在已经破败不堪,那些对联的内容也大多遗失。古宅的特色除了对联外,还有牌匾,也是主人的文化身份的标志,主要向来客传递文化、信仰等信息。在古宅里,处处透露着文化的信息,屋里屋外每一处装饰都有其寓意。 地方文史专家们的讨论:张良好:过去门上面是有一个门环的。 胡立谦:对的,人在外面叫门有时候(屋子里人)听不见,这个门环用来敲的,里面有一个钉,也是铁的,钉在上面,将这个门环用来敲,敲起来屋里的人就听到了。 尚洪甫:门环上面的动物,也是龙生九子中的第一个(椒图),这个是用来守门的,保护家庭的作用,这也是一种说法。 胡立谦:这个也是只有官府能用的。这个动物叫椒图,也有地位的象征,是龙的一子,有些人说是狮子,其实是龙,嘴里衔牢,是龙的儿子。 尚洪甫:不过我们平民百姓就只能放一个圆的铁牌放在门上当当(敲敲)。 胡立谦:龙生九子,这九种动物都用在了建筑上面。比如说龙脊,这里叫螭吻;牢房里的这个叫狴犴,很凶的;负重的,碑放在面的的叫赑屃;貔貅,放在家里招财的是貔貅;还有刀上的,刀上这个叫睚眦,睚眦必报说的就是这个,都是有名称的。 尚洪甫:反正说我们中国传统的建筑,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一个缩影,基本上平时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勾连起,有很多故事可以说。 张良好:比如照镜上,照镜一般雕图案,我看重石那有人是雕八卦的。 胡立谦:雕八卦比较少,我们这边的照镜上雕什么呢,一般都是福,福字上面一头鹿(禄),这是福禄的意思。雕八卦的话在风水上来说肯定是用来冲的,是有特殊需要的,用来挡什么东西的。 张良好:这个跟泰山石的作用差不多。 尚洪甫:像这种吉祥的图案、有特殊用途的图案,在我们乐清是比较常见的。我看外地有的人家的龙脊墙、三星都是没有的,我们自己这里三星都雕起来,三星,当一个檐神来处理,还有一个是在照镜上,照屏上,这些东西我们自己这里的地方特色。 这种也很有意思,我们比如说县西檐饰,基本上都是三星为主,有些像堂门殿宇里有檐神雕起来的;像县东,在淡溪一带很有意思,三星演变成什么呢,都是有故事情节的,比如说吉祥的故事情节,封神榜当中,西游记当中的吉祥的故事情节雕一段故事情节放在上面,也是挺有意思。 三背景介绍:乐清范围内,建筑材料也有区别,大部分地方都是就地取材,大荆因为地处山区,石头很多,所以造房子都是用石头,将石头用糯米和立灰混合就成了一种很牢固的建筑材料,而靠海或平原一带,就以木材为主。古宅的建筑大都是朝南,但古人很讲究风水学,有些古宅为了符合风水学,常常改了朝向。 地方文史专家们的讨论:张良好:胡老师,我们一般人家都只有一个槽门,有的比如说前面有个大门,里面进来还有一个槽门,一般的槽门是怎么一个布局法? 胡立谦:我们这边朝南的屋堂,大门一般都是朝东,紫气东来。东边进来以后,正屋的槽门门前有个照镜,福禄就在这个地方。 张良好:有没有说正门直接进来的? 胡立谦:正门直接进比较少,淡溪这地方有个屏墙底,这座屋堂的槽门已经拆掉了,原来这个房子是直通的,大门跟二门是直通的。那边有个徐宅,徐九儒,他的槽门门前的头门是歪的,是水往下流的方向,里面走出来是正的,这个和风水有关系,照风水设计。实际上我们这里形成的有些名堂都是讲风水的,比如说建茅坑,这茅坑打起,你朝南的屋堂茅坑一定是建在白虎头,过去说的白虎头就是西南方,另一种就是说青龙的尾,东北。其实这是科学,不是迷信,我们温州这边、乐清这边主导风向,夏季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如果茅坑在东南风方位,就在下风位了,风吹来就臭死了,(所以)茅坑放西南方。风水风水其实是根据风向和流水方向,可以这样说,这并不是迷信的东西,是科学合理的。 张良好:我们看以前的道坦底都有一条排水沟,这排水沟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精心布局吗? 胡立谦:有的有的,大屋的排水沟是两条,东南方向出来一条,直通前面,西边这条水沟就从横腰出去,通西边出。出水口一般来讲西边比较多,因为西边有说法,西边属金,金生水,这个是顺理成章,东边是不排水的,水往东流就不对了,“付水东流”就不对了。 结语:建筑是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与科学的结合体,随着年代的变迁,建材的发展,建筑的结构与外形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房子还融入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元素。因为时间的原因,关于乐清建筑的话题就聊到这里,在接下来,我们还会将乐清的建筑做成一个系列电视片,请大家多多哪家白癜风能彻底治愈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