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题外话:作为从小在观上镇(以前叫观上乡)长大的小编对这个最有发言权了,小时候的观上道路泥泞,每次赶集的时候大街小巷要是赶上下雨天,那个满腿的泥泞不说,就说通往市区的唯一道路也是是坑坑洼洼,坐公交车就像坐摇摇车。现在离开那么多年,再回家真的是大变样了!不仅马路变宽了而且换成柏油马路,路两边的工厂林立,俨然一道风景线,村民也富裕起来了。小编不得不给我们观上点个zan! 樟树市观上镇以开展“组组听说事、户户进干部”联村访户听诉活动为载体,在全镇迅速掀起了传承红色基因、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新高潮。从今年元月起,该镇镇、村干部纷纷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体恤民意,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走”下去解难题,增进群众感情
邓坊村曾家自然村多年没有直通村组的公路,村民到村部得走半个小时的田埂路。在联村干部的努力下,这条道路终于动工修建。参与修路的村民曾保华说:“要致富,修好路。以前我们曾家人进出都不方便,更不要说致富了,联村干部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除了为村民解决大大小小的困难和矛盾外,村里的发展也有了新气象。横里村是当地有名的“空壳村”,一直靠负债过日子。联村干部胡国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算账,并成功说服村民对征地所得费用进行提留,用于一栋三层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校园建设。活动场所投入使用后,第一年一楼门面租金收入就达6万元。集体经济有了富余后,横里村将这笔收益通过补助的方式分发给了村民。 当地群众说,自开展联村访户听诉活动以来,生活中多出来的不仅是“民情联系卡”,更是干部不间断的嘘寒问暖和实实在在的帮助。该镇党委书记深有感触地说:“镇村干部联村访户听诉对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开展有很多好处,一方面,乡镇干部眼界更开阔、点子也多,政策也了解,是民意诉求传达的‘直通车’;另一方面,当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时,联村干部作为相对公正的第三方,便于矛盾的化解。” “走”下去长见识,提升能力素质 在活动开展初期,一些干部思想上或多或少有些抵触情绪,有的认为这样的活动搞得太多,让人疲于应付;有的担心热脸贴冷脸,出力不讨好;还有的怕走山路、怕吃苦。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干部们普遍认为“走和不走大不一样”。镇党委、政府也发现,通过走访听诉,镇、村干部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过去坐机关的“洋娃子”变成了走乡道的“泥腿子”,“骄娇”之气和散漫作风得到了有效改变。 观上镇30岁以下的机关干部占三分之一,大多是出了家门、校门直接进入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年出生的大学生村官黄文燕在镇机关办公室工作,去年10月份,这名典型的“三门”干部担任了观上社区支部副书记。“自从做了联村干部才和老百姓真正打上了交道,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这种成长是自己开始没有预料到的。”黄文燕说。 该镇开展的“组组听说事、户户进干部”活动,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还无形中搭建了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平台,倒逼他们学方言、学政策、学技能、学做群众工作,年轻干部少了书生气,多了泥土味。广大镇村干部体会到:只有真正沉下去了解百姓诉求,用心感知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走”下去摸实情,促进基层和谐 一定要把这次活动开展好,这已成为观上镇镇、村干部的共识。“我们将把这次活动作为干部作风建设新常态的试金石,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该镇党委书记如是说。 邓坊村和横里村以前是“生育不管、建房不批、财务不清”的后进村。联村干部一方面逐户走访群众,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配合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调整了村党支部书记,百姓的心齐了、气顺了、劲足了,对镇干部的评价和认可度大大提高。 原观上籍镇机关干部陈立华退休后去了城里,他说,现在每次回到村里感觉变化都很大,以前当干部时群众经常上门告状,现在干部主动上门找群众,把矛盾化解在农村基层;村里实施了清洁工程,卫生状况也比以前好得多。像这样的活动以后要多开展。 据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干部走访群众多户,开展政策宣讲16次,发放便民服务卡多张,结对帮扶群众对,落实帮扶资金余万元,解决困难问题多个,撰写民情日记多篇。 庆祝永益豆浆入驻“商家中心”埃尔咖啡公园店:思埠护肤品,爱巢,樟树人7折(保真):药都网官方群:本条文字广告每周元药都网市民服务陕西最好的白癜风医院长春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