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 点击上方蓝字,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一场不辞不惧的逆行 一份守望社会的责任 一枚记录时代的符号 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市融媒体中心原创微视频《记者战疫》 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勇敢逆行 肩负责任与理想 倾注热情抛洒汗水 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了 一个个动人的身影、暖心的故事 为疫情防控写下了生动注脚 他们是樟树市融媒体中心 一线新闻记者 更是逆行的战士! 行动迅速 “紧急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取消春节放假,从明天起开始上班!”大年初一晚上,樟树市融媒体中心办公群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收到!”“收到!”……严峻的疫情当前,虽然有些人身在外地暂时回不来,但每个人都第一时间表明自己将回到战疫一线。这其中就有这样一群90后记者,带着同事的期待、家人的牵挂,在豪情满满的出征现场,医院病房,在紧张繁忙的建筑工地,在防控前沿的居民社区……用手中的笔、镜头和话筒,记录现场、捕捉感动、传递力量。 家在万载的记者兰海在收到消息后立马就准备收拾东西坐最早的车赶回单位。面对这样突然的情况,兰海的家人非常不理解:“本是该团圆的日子,怎么这么着急回去工作?”那时家人还对疫情严重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他解释了一番,并叮嘱家人做好防护,第二天早上六点赶了最早的班车回程。辗转三趟车,第二天下午到单位的时候,他还来不及坐下,就拿着摄像机出去采访了。“本来还想在家里多吃几块肉,现在只能‘泡汤’了。”他笑着说。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每天不是在外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或是忙着写稿子、粗编视频素材上送。带着情感和使命、责任与担当,他及时采编出70多篇鲜活、生动、充满情感的新闻,分别在中央、省、宜春市各级媒体重点栏目播出,展现了樟树人的抗疫风采,也为樟树市融媒体中心赢得了亮眼的外宣成绩。吃苦耐劳 逆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全民战“疫”的关键时刻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媒体人!在市融媒体中心还有这样一位记者,他既能“修得了汽车”,又能“开得了飞机”,当然了,他操纵的“飞机”,是航拍无人机。他叫罗诚,既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优秀记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吃苦耐劳是他的本色。在这次疫情期间,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他更是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刮风下雨阻挡不住,田间地头哪里都去。2月15日,他到黄土岗镇柘湖村去采访脱贫户胡桂辉捐赠蔬菜助力抗疫,采访途中突降大雨,他穿着雨靴,踏着泥泞的路,在司机师傅撑伞挡雨的帮助下完成了采访。身上的雨水,脚下的泥泞,让人心生敬佩,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无畏坚守 在父母眼里,我们90后或许也是一群孩子,也有背后的牵挂,也有心中的不舍。但紧随忘我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身后,用镜头和文字记录那些动人的瞬间,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更是职业生涯中难得的历练。每天,记者杨瑜都会早早来到单位,做好外出采访的准备工作。疫情期间,新闻报道任务重,一线记者也相对紧缺,每天都有采访任务,多的时候能有两三个。 最美“父女兵”:女儿“疫”线采访新闻父亲“疫”线救治病人(戳链接) 这天下着大雨,给拍摄、采访带来不小的困难。杨瑜个头较小,操作摄像机也比较吃力。作为我市新闻战线上的“新兵”,杨瑜刚进单位没几个月就遇上这次疫情,从春节前开始,不间断地坚守了40多天。对她来说,这次疫情的新闻报道是挑战,同样也是提升业务能力的最佳时刻。常常是白天在外采访,晚上加班写稿,小小个头的她,也能有大大的能量。她说:“虽然压力有点大,晚上因为想着如何采访睡不着,但每当新闻播出让大家看到的时候,就觉得所有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行动迅速、吃苦耐劳、无畏坚守……这是樟树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记者身上的符号饿了就吃泡面累了就趴在桌面上睡一会这是这段时间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奔波在抗疫各个新闻现场 用奔跑的身影 飞速书写的笔 手中紧握的话筒 肩上的机器 践行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与“白衣天使” 以及千千万万抗击疫情的工作者一道 勾勒出“逆行者”最美的身影! 疫情期间樟树市融媒体中心采编播发广播电视稿件余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 《新闻直播间》等栏目用稿20多篇在江西卫视等省级媒体用稿多篇宜春市广播电视台用稿多篇 此外樟树发布微博、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ly/87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