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6月3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邦平向大家通报了《年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还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上游新闻:刚才从王局长的通报中得知全市国控断面从“十三五”时期的42个增至74个,国家对重庆水质方面的考核有没有新的变化?面对新变化,今年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

“十四五”期间,国家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较大调整,我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由42个增至74个,较“十三五”增加32个,完成“十四五”及今年目标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下更大的功夫。我们将按照“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目标,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共治,切实保护好长江母亲河。

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是补齐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短板。一是加快推进超负荷、满负荷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和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补齐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短板,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监管,重点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和外排水达标率。二是制定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三是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巩固璧南河、临江河等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推进大陆溪、清流河等流域污染治理,实施铜钵河、琼江等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工程。四是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环境问题整治,保障城乡饮水安全。

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重点是控制用水总量,让河流不断流。一是推进各领域、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持续推广渠道防渗、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进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工程。二是继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后续工作,加强生态流量设施维护,加强生态流量泄放监管,确保河流不断流。三是优化龙溪河、小江、普里河、龙河、大溪河等重点河流的生态流量调度方式,保障主要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

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落实《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绿化缓冲带管控措施。开展重点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提升生态缓冲带拦截污染、净化水体、涵养水源等功能。开展湿地恢复与建设,推进大昌湖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生态度湿地修复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以龙溪河、澎溪河、璧南河为试点,开展增殖放流,探索实施鱼类生境恢复及重建工作。

华龙网:下半年,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还将面临哪些挑战?有那些应对的工作措施?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

根据重庆市气候中心年汛期趋势预测,今年夏秋季我市高温天数偏多,降水偏少,预计今年臭氧超标天数为18~26天,超标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到8月,臭氧污染相比去年可能会有所加重,且污染应对措施短期内难见明显成效。

下一步,在防控臭氧污染上,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积极开展臭氧污染防控攻坚行动。印发《年重点区域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强化预警预报、告知引导、执法联动和污染应急应对等攻坚行动,鼓励引导涉VOCs排放企业、涉NOx行业实施深度治理,在臭氧高发时期、高发时段调序生产、错峰生产,减少VOCs和NOx排放,切实有效防控臭氧污染。目前,已组织召开全市臭氧污染防控工作培训会。

常态化帮扶指导。对臭氧污染较重区域开展常“5+3+1”常态化帮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开展机动化专项监督,定期移交问题清单、督促问题整改和通报问题整改情况。对空气质量下滑严重和排名靠后的区县,通过召开座谈会、整改会、推进会等形式,指导帮扶相关区县做好臭氧污染防控工作。

压实各级责任。定期开展目标任务进展分析研判,对工作滞后、问题突出的区县,通过曝光、排名、通报、挂牌督办、约谈与生态示范创建、资金安排、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挂钩等措施,压实各级各单位责任,督促指导各区县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强化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确保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稳固提升和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深化联防联控。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开展水泥等行业错峰生产。实施成渝地区重点行业、高架源污染协同减排,开展交界区域重点高架源联合执法,共同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继续开展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落实边界区域共保共治责任,做到部署同步、检查同步、减污同步。

新华网:我们知道“COP15”将在中国举办,能够介绍一下重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有关情况?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年)》,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促进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基础性工作方面,一是开展国际(欧盟)合作项目,完成了重庆市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编目工作。二是实施金佛山、大巴山、阴条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有效地保护了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三是完成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南川区(生态环境部委托南京所开展)、黔江区和奉节县县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工作,综合评估区县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保护现状与取得的成效;四是完成江津区、南川区、黔江区、武隆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綦江区、万盛经开区等10个区县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形成相关调查报告并提出防治对策及建议;五是在涪陵三峡库区、巫溪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以物种多样性为重点,开展常态化观测。

在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方面,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加快推进涉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对自然保护地内采石采砂、工矿用地、核心区缓冲区旅游设施和水电设施等重点问题,采取限期关闭、拆除、生态修复等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截至4月底,我市“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累计发现自然保护地内需整改问题个,已整改完成个,整改完成率为88.51%,整改效果明显。

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方面,我市已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82%。

目前,全市分布有维管植物多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银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水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楠木、樟树、鹅掌楸、连香树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有崖柏、荷叶铁线蕨、金佛山兰、缙云黄芩等。全市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黑叶猴、林麝、大灵猫、小灵猫、中华秋沙鸭、金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猕猴、黑熊、豹猫、红腹锦鸡、凤头蜂鹰等。

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坚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评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

视界网:夜间噪声扰民一直是群众普遍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mt/107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