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TIAN

青田首席原创媒体No.1

地名是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的名称。常见的汉语修辞方法有10多种,地名在命名的时候,主要用借代、比喻、用典、夸张、避讳等手法。

我们青田地名尤以运用借代、用典、比喻这三种修辞手法为多。

跟着小兽一起来看看它们具体是怎样运用的~

一、特色鲜明的借代地名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

青田地名中,使用这种修辞方法命名的地名最为普遍,常见的有借当地最突出地物而名、借当地居住人群的姓氏而名两种情况。

借当地最突出地物而名

如青田县名。《北宋太平寰宇记》:“青田县本松阳、括苍二邑之地,景云中析置,因青(田)山以为名”。清康熙《青田县志》又载:“青田山,县北一里。旧志:山下有田,产青芝,故名”。综上所述,青田是因山下田产青芝而先有“青田山”(现太鹤山),县治设在青田山下而命名“青田”,别名“芝田”。

如温溪,则是借代了瓯江温溪段之名。据清乾隆四十三年()《程氏宗谱》记载:安江(瓯江)皆山,溪水绕其间,故曰安溪。后因当地方言“安”与“温”近音,且又旧属温州,故上世纪40年代改为“温溪”。至于瓯江温溪段旧时被称“安江”之由,则是因瓯江上游滩多水湍,至此和瓯海潮汛汇合,水流趋于缓和、平安而得名。

如船寮,相传约在多年前,有个庆元船老大在此搭草寮以修造木船为业始居,后繁衍成村而得名船寮。

如舒桥,因清时村中有个在朝任职的舒姓官员在当地溪口建一座石拱大桥,将姓刻于桥上称为舒桥,于是村子也因桥而名。

如岭根,因有著名的通天岭通往文成县,而该村坐落在岭脚,“脚”是根部之意,故得名岭根。

如洪府前,据说在南宋那会儿,该村有个姓洪的姑娘,又丑又哑,某日在上陈湖中洗过澡后,忽变美人,出声能言,被路过此地的高宗皇帝看中,带回宫中,封为西宫娘娘,并赐其家中建造府第,人称洪府,此后洪府所在之地便被称为洪府底,而该村的地理位置在洪府之前,则被称为洪府前。

又如安店,因安店老街得名,而安店街又因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是青田一带通往福建古官道的必经之路,两旁的商铺林立,生意兴隆而得名;

还如白岩,因隔溪相望有一块白色悬岩峭壁(上寺坪)而名,也曾称“玉岩”;

洞背,因处于石门洞之背部而得名;方山松树下,因村子后山多松树而得名;山口方岩下,因村子处在一块方形的巨岩下面而得名……

在青田,这种命名手法除了较多地运用在村居命名之外,还被运用在了对街巷的命名中。就以县城为例,校场路、铁店巷、新寺巷等均是以当地最突出地物而名。

借当地居住人群的姓氏而名

借当地居住人群的姓氏而命名的村居,在我县非常普遍,随手拈来便是。这种命名手法在乡镇中就有一部分。

▲金坑水库(以姓氏而名)

如季宅,据季姓族谱记载,季姓族群由龙泉迁入,因此得名;如高市,据传早时此地仅有高、沈二姓,即取名为高沈,后沈姓亡绝,只留一姓,故改称为高氏,日久转化为高市;如章村,据传古时此地有株大樟树,直径7-8米(树根尚在)故名樟村,后由章姓迁入,将“樟”去“木”得名章村等。

又如分布在各乡镇(街道)的一些村名:陈宅、周岙、邵山、郑岸、赵庄、倪岸、吴岸、裘山等等,数不胜数。

二、内涵丰富的用典地名

因为运用古代知名人物、著名诗文词赋或传说故事来命名,既可以增加地名的权威性和认同感,又显得典雅有内涵,所以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

青田地名中借古代传说故事或知名人物、著名诗文词赋来命名也有很多。

如章旦的来历。据传该地是当年刘基为向洪武皇帝请求给青田百姓减免税赋,连夜写奏章的地方。

传说刘基写奏章时,从深夜直写到天亮,才写好。其中有一段是“青田青田,垒石成田。田无水,民无粮,赋粮减半再减半。”奏章呈至洪武皇帝,朱洪武接过后读了起来,

当读到“再减半”时,刘基便对群臣道:“万岁降旨,青田赋粮减半、再减半!”紧接着俯首道谢:“谢我主圣恩浩荡,泽我黎民,大明江山象松柏万古长青!”

朱洪武此时恍然大悟,原来是刘基做的好戏。可君无戏言,只好将就减掉青田的税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基的减税之恩,便将他为民请命达旦写奏章的地方取名叫“章旦”。

这样的用典地名在青田数量众多,除“章旦”外,还有许多地名背后藏着各式各样的故事典故。

如海口,据传是与南宋高宗有关,《青田县志》记载:“南宋高宗航海由台、温过青田,东海潮水直送至此地而得名海口,意为大海之口”。

如县城的担水巷,传说是南朝宋代,时任永嘉太守的谢灵运为解青田大旱,不辞辛苦为青田百姓在太鹤山下找到了地下泉水,并挖出了“甘露井”,人们为了纪念谢灵运,便称这条县城百姓前往挑水的必经之路为“担水巷”。

又如县城的宝幢街与圣旨街,均与居住在青的南宋皇室赵与愿被召入宫册封为太子的典故相关。

三、生动形象的比喻地名

比喻就是打比方,地名中的比喻作用,也就是为了使地名更加形象,便于记忆。

青田境内山峦起伏、溪谷纵横,素有“浙南漓江”之称的瓯江穿境而过,秀丽万千,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也喜用栩栩如生的常见事物和其形态来为这个地区的某些地理实体命名。

如山口。因地处四都港、方山坑和小平坑三条溪流的汇合点,古称三口(也有“谷口”之称),喻其地有三个出口。后因“三”与“山”同音,而四周环山,村在溪水的出口处,改为山口。

如仁庄。因此地三港汇合,形成“人”字,初取名人庄,后至清朝时易俗改雅为仁庄。

如腊口。因座落在当地大溪转弯处,旧时船只往来看不清出口,被拦在此地,当地称此为“拦口”,因方言中“拦”与“腊”谐音,后改为腊口。

如方山。因本区域是长方形,自南至北约5公里,东至西约2公里,四周群山环抱,故称方山。

又如石门洞,从江的这头远眺,旗、鼓两峰一左一右相互对峙、相邻壁立,中间只隐隐约约隔一条窄道,犹如两扇石门。而入内则豁然开朗,峰峦叠翠,飞瀑高悬,溪水清沏,因而得名石门洞。

九门寨,因属长带状的谷地,步行其间,如进重重山门,这些山门有朝圣门、天鹅门、石佛门等九门而得名;船寮鲤鱼山,因状如一巨形鲤鱼而得名。

我们青田,从乡镇街道到村居街巷,再到各个地段、山头,大大小小的地名上千个,每个地名的命名都可能运用了一定的汉语修辞方式。

地名的命名过程往往渗入着人的主观意愿、情感、态度和审美,修辞方法的运用把人的这种主观感情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使地名带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你老家的地名有着怎样特殊的含义呢?

欢迎留言唠嗑~

↓猜你喜欢↓

1、青田人过端午的“老规矩”,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最难忘的方式是这样的?

2、青田人,这有一个税收减免“红包”等你领取!3、端午节不能祝“快乐”只能“安康”么?真相是……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

▍来源:若尘

▍今日编辑:青小兽

QTTV∣青田首席原创媒体NO.1长按,识别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mt/44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