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疯传一个下跪认罪老人的视频,震惊了好多人,视频截图如下,请认真看完↓↓ 我们且先不追究这个视频的真实性,但如今不管什么病痛,一言不合就输液确实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你感冒发烧?去医院输液! 你拉稀闹肚?去医院输液! 如今,人们已经把打针输液当成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虽然有句话经常挂在嘴边:“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肌注)不输液”。但真生病的时候(即使得了一般的感冒、发烧、腹泻)多数人还是要求医生输液,认为输液不但能“好的快一点”,还能补充营养。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甚至过度输液还可能对身体带来缓慢、长期的危害。 一般来说,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的临床给药方式,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具有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但临床医疗工作中滥用输液以及输液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仍然存在,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 据统计,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输液)的平均水准,到了我国就变成了8瓶,我国俨然成为了“吊瓶大国”! 幸运的是, 在很多地方,这种看病模式将要成为历史啦! 情况正在改观▼ 注意!停止门诊输液不等于停止为患者输液今后,医院,急诊患者到急诊科就诊,重症患者住院治疗,对于平诊患者,接医院取消门诊输液的决定,不主动向患者开具输液处方,当患者要求开具静脉输液处方时,接诊医师要耐心向患者解释滥用药物的危害和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要求。 对确实需要输液的慢性病患者,可为其开具处方,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医院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 输液不是好事?为何如此泛滥1.输液好得快: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光是年轻人,还有许多老年人都会追求“快”;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让人们在疾病上耗不起。 2.大病小病都输液:似乎现在对人们来说输液几乎就是一个“万能的方法”,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问题,人们第一个就想到输液。 3.利益相关:医院和医师处于生存的考虑,不得不妥协于患者的不正当要求,然而相关部门在医药定价上,无意间也促进了输液的泛滥。 输液等于一次小手术!新闻媒体有报道相关信息: (建议在WIFI下观看) 1.输液等于小手术:在医学上,输液属于入侵性操作的范畴,实质上等于一次小手术。然而注射液里面的不容微颗粒进入人体以后,极易出现肺水肿、静脉炎症等过敏反应,静脉输液是目前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2.抗生素的泛滥:比如幽门螺杆菌,原来的抗生素有效率可达90%以上,而现在是用户同样类似的药物,其效果有时还不到一半。如果是进了重症监护室的肺炎患者一旦出现耐药性,那么几乎是致命的! 3.输液本身的危险:静脉输液作为效果最快的给药方式,既加快的心脏的负担,其副作用以及过敏反应也更快。除开药物本身质量的问题,60%的药物强烈过敏反应,以至于根本来不及抢救,近些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类似新闻! 据了解,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 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才真正需要输液: 吞咽困难 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这53种疾病,不需要输液为了家人和朋友的健康 请一定将它传播出去! 主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