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樟树有很多农村都开始新建或者翻新祠堂,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在近期集中发生呢,请看下面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高安,但是樟树也同样适用!

作者:谢华平

前几年的高安农村,不时可以见到大兴土木、建祠修堂的景象,有的是对破旧祠堂的维护加固,有的是对倒塌祠堂的拆旧建新。现如今,走进一些规模较大的村子可以发现,几乎村村都有祠堂,或新或旧,或大或小,无处不见。没有祠堂的大村庄已基本少见了,即便一些小村庄也是有祠堂存在的。为什么乡村这么热衷于祠堂呢?原因当然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农村传统文化复兴的必然。

祠堂,始于汉代,当时只是王公贵族修在墓地以供祭祀祖先的房屋,称作“墓祠”。后来为方便祭祀祖宗、先辈,便改建在居所附近,称为“家庙”、“宗庙”或“祖庙”。唐代以前,没有官爵的人家是不能建家庙的,唐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全国曾一度大兴儒家文化,强化家族观念,放开祠堂建设。尤其在明清两朝,全国的祠堂文化更是热兴,以致全国各地村村有祠。

在古代,祠堂的作用是什么呢?首先是用来祭祀先贤,以收缅怀先烈、扬正抑邪之效。这种祠通常称作“公祠”。公祠,是由政府出资兴建、由政府主持祭祀、以纪念社会公众人物为主的祠堂。在古代,尤其是宋元明清四朝,全国凡县衙、省府、乃至京都所在地都建有不同类型的公祠。例如清代的高安老城,就曾有多座公祠存在,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纪念孔子先辈的崇圣祠;纪念外籍高安清官的名宦祠、鲁公祠、潘公祠、吕祖师祠;纪念高安本土名人的乡贤祠;纪念中华名人陶渊明、文天祥、刘伯温的三先生祠;纪念中华名人苏东坡、黄庭坚、苏辙、米芾的四贤祠;纪念理学先驱王阳明、周敦颐等的七贤祠;纪念烈士楷模的忠义孝悌祠、昭忠祠、节愍祠、刘武烈祠;纪念尽孝守节妇女的节孝祠、贞烈祠;还有专为护城英雄而建的城隍祠、为求雨而建的龙神祠,等等。这些公祠就像今天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名人纪念馆之类的公共设施,是古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公祠之外,由民间各姓氏家族成员集资兴建,由各姓氏家族成员集体参与祭祀,以姓氏家族祖先为祭祀对象的祠堂统称为宗祠。我国民间早有祭祀自己祖先的传统,一家一户的祖先,通常是在墓地祭祀,或在自家住房主屋的厅堂神龛前祭祀。若是一村一族的祖先,则需要利用一个公共的场所来祭祀,这个公共场所就是宗祠。有些大村庄,虽然最早的开基祖都是一个人,但因后代繁衍壮大而分了若干房派,故各房后人都另立宗祠分祭本房创始人,这便有了总祠和分祠。有些村是由多姓组合的村,也会各姓各建自己的祠,一村多祠便因此而出。有些经济能力不足的杂姓村,无力分姓建祠时,便采取合建一座祠,供奉多姓祖的办法。

所有宗祠多为祭祀祖先而建,因为祖先不止一位,所以大部分宗祠都以本族之姓命名,以对历代所有祖宗加以囊括,如谢姓村庄就是“谢氏宗祠”、周姓村庄就是“周氏宗祠”、李姓村庄就是“李氏宗祠”。但也有少数宗祠会一直以某一位祖先的名字作祠名,如八景荷园村的先祖名叫席以安,宗祠便叫“以安公祠”(公是对男性老人的尊称)。类似的还有上湖岗上张家的“玉瑜公祠”(先祖名张玉瑜)、太阳湖边刘家的“祥公祠”(先祖名刘祥)、村前肖坊的“文谟公祠”(先祖名肖文谟)等等。还有个别村的祠堂并非本家族所建,而是外姓人为在此殒身的祖先而建,如伍桥下花坞村的烈女祠。

下花坞村在宋代是个风景十分美丽的小山村,曾得到大诗人苏东坡的赞美。据传苏东坡当年到此一游,便被这里的景色所迷住,曾把“花坞樽前微笑”当作他赏心的十六事之一。该村姓何,因为村小,又不是宗族的发源地,所以这里没有何氏宗祠,却建了个祭祀窦姓女子的外姓祠,叫烈女祠。史料载,明正德六年(公元年)六月,华林起义军(清政府称华林贼,国民党称华林匪)夜袭筠州府衙,守备姜荣领兵出城阻击,但另一股起义军却留进了城。姜荣的妻子窦善惠发现后已无路可逃。情急中她速将丈夫的官府大印丢入水池中,从而避免了官印被毁。当窦善惠被掳行至伍桥下花坞路边一口水井旁时,起义军在此小憩饮水。窦善惠乘机将藏印之事告知一同被掳的仆从,然后请求起义军释放仆从回城取赎金。见起义军首领同意,仆从已离开时,窦善惠一头栽入水井自杀身亡。事后,官府为表彰她保护官印又大义献身的壮举,便在高安城里和下花坞村同时为她建了两座公祠,并取苏东坡“花坞樽前”谐音,将祠前水井命名为“花坞贞泉”,列入“高安八景”之一。年后的崇祯三年(公元年)八月,窦善惠的玄孙、时任江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分守九江道参议的姜一洪,又在祠内竖立一块纪念石碑,上刻“花坞碑记”。

古代的家族观念强,族人之间都讲究和睦。无论谁来到这个家族,只要是男丁,那么他的一生都受族人







































白癜风的原因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xw/63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