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樟树人,为自己的家乡樟树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所感动和自豪。忽然想试着对咱大樟树从夏商周到现在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大概的总结归纳整理点什么,只苦于孤陋寡闻,才疏学浅,只简单的归纳了一下。

千年药都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因盐而闻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丰富的古文化,道教文化,药文化,酒文化,盐文化。樟树名称的来历源于远古聂友射鹿的传奇故事,历史上为清江县,年撤县设市。

浓缩樟树几千年辉煌历史,自五千年前始,从未间断!五千年前,也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樟树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生活的痕迹了,在这段时期内我们发现了筑卫城遗址、樊城堆遗址等几十处遗址。进入到商周时期,樟树发现了吴城遗址,吴城遗址的发现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春秋战国时期樟树也发现了几处珍贵的墓葬。进入封建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年在樟树建立了新淦县,县治淦阳(今樟树城区)至隋代,新淦县迁南市,迁到今天的吉安新淦。汉代时在中洲建立了汉平县,三国时期改名吴平县。樟树药业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历年不衰,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年7月,中国中药协会授予樟树市“中国药都”称号,使得樟树市成为我国唯一被权威部门认定为“中国药都”的县市。

到了唐代在太平街附近建立了始平县,南唐升元二年,正式建立清江县。公元年,朝廷赐号樟树境内阁皂山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北宋淳化三年(),割清江,新淦,新喻三县置临江军。年临江军改临江路。明洪武二年()改临江路为临江府,辖清江,新淦,新喻三县。宋代开始至明清,逐渐成为军、路、府所在。这是樟树的建制。

我市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河东就有筑卫城,河西有樊城堆遗址了,后来的吴城遗址就是樊城堆遗址的延续。一般进入文明的标志有四个条件:文字,祭祀广场,青铜器,古城墙!我国最早的文字陶文比甲骨文要早六百年,而在吴城遗址就发现了大量的陶文,祭祀广场,古城墙和青铜器!从此打破了南方就是南蛮的论断,南蛮的帽子因此而甩掉了!

在冷兵器时代,铜矿资源是必争之地,因为铜器是武器的主要制造原料!据著名史学博士郭静云教授所著《虎方之地望考》记载:江西俗有吴头楚尾之说,这一说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顺着赣江,新干到九江之间的地区,可能都属于是古吴城文化网络。另外,汉口和吴城地区之间恰好有颇为关键的金属矿,对殷室和周室来说,为了掌握金属矿无疑值得发动战争。据李昆教授所提出的假设,赣中地区的盐矿成为本地经济兴盛之基础。赣中地区盐矿的开采条件便利,而李昆教授视为用作晒盐工具的属樊城堆文化、吴城文化特有且常见的器物,最早可以追溯到拾年山文化二期,本地最早的定居文化,时代约距今多年,而距今年以前高三足盘的其型状定型与成为普遍;除了说明早期吴国经济生活之外,它能够帮我们理解何故吴城文化群城的性质似军城,就是因为它们不是农耕合作而形成的联合城邦古国,而是贸易竞争的措施;又能够说明何故吴城文化有那么多兵器,这是因为地下盐矿原料贸易的竞争,而造成发展兵器的需求,此乃春秋时代吴国所造一流兵器的源头。个人认为,大量的盐矿与铜矿造就了吴城文化的辉煌!

据明崇祯《清江县志》记载:明宣德四年(),全国有33个京州课税“大户”,江西有南昌、吉安、临江、樟树四处,樟树境内就有两处,并与当时的京城顺天、应天府,以及苏州、镇江并列,可见当时经济繁荣程度。解放后,我们樟树又是全省首个冲进全国百强的县市。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才出了二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和半个圣人曾国藩。孔子在当时的政治高层并不被待见,立功也算勉强,而曾国藩却也争议不断,唯神一般的王阳明最为出众!而成就王阳明成为不朽圣人的立功之战攻克南昌,平定宁王,勤王平叛,就是在千年药都樟树临江府集结兵力,誓师平叛的。

明宣德十四年(年)六月十八日,王阳明集结八万勤王大军至樟树镇会合,号称三十万大军。在国难当头,不计个人生死,勇赴国难。三天后在我们樟树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会后每人擦拳摩掌,斗志昂扬,积极发言,献计献策,最终大获全胜!后王阳明回忆一生时才发出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经典名句!

个人认为,不管是政治家还是政府部门领导,都必须高度重视本国本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中再重视都不过分!在发展经济与保护文物中绝对要优先考虑保护文物,不能有短视行为和思想。要知道,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没有了自己的历史及文化,就如无根之水,根本就谈不上传承了!经济再发达,建筑再漂亮,没有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就算不上文化强国,文化强市!

可喜的是,我市一直都很重视文物保护和挖掘。特别是近十年,在可用财力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斥巨资,建设了新博物馆,吴城遗址博物馆,毛主席旧居等等,让我市文物保护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有位置有影响的。

我深深的热爱着自己的家乡,这片热土,虽然总有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深深的明白,这里是我的根呀,我不能忘本,不能忘根呀?树要根,不然活不了,人更要根,不然就会游离于世间,漂泊无定,不知道自己会漂泊在世界的何处?不是么?

撰稿人:黄平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xw/85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