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樟树发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樟树市洲上乡小洲村5年前是一个樟树有名的“养猪村”大大小小的猪场使整个村子臭气熏天而如今的小洲村正悄然的发生着蜕变一起来看看它的变化吧!

小洲巨变

樟树市洲上乡小洲村,几年前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村庄,村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村民就连生活用水都犯愁,被列为“十三五”省定贫困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这样的“问题村”会有着怎样的嬗变?近日,宜春电视台《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栏目摄制组走进洲上乡小洲村解开了小洲村从“省定贫困村”到秀美乡村的幸福密码,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洲村一探究竟。

视频(点击播放)

雨后初晴的小洲村,村庄静谧,空气清新。村口百年古樟树荫下,几位年长的村民正在打牌娱乐,村泰人和。小洲村村民曾春生现在我们村子发展了,一天比一天好,坐在这打牌,以前想都不敢想。”

年以前,小洲村是有名的养猪专业村,年出栏生猪达头。但由于忽视了环保,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当地村民用“人跟苍蝇抢饭吃”来形容当时的状况。年,为顺应民声,彻底改变群众的生存环境,樟树市下决心拆除这里的猪栏。村党支部书记姜劲春是村里最大的养殖户。猪栏拆不拆,全村人都盯着他。聊起当年的那场“战役”,他满是感触。

小洲村党支部书记姜劲春:以前按平均三百块钱也要赚几十万,也要赚五十多万,还有饲料厂,饲料厂也能赚七八十万,要损失也有一百多万,最少一百多万一年。我说我是一个带头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我一定要带头。我的不拆,去拆群众的,工作就很难开展。

家里人好说话,村民的思想工作就不那么好做通了。在村民大会上,许多村民反应激烈。

嘴皮子磨破了,腿跑细了,全村村民终于自愿拆除自家猪场。可接下来,村民的生计怎么办?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又成了小洲村党支部一班人肩上最重的担子。经多方论证,他们抓住樟树市“药都振兴”这个机遇,鼓励农户种植车前子、枳壳等中药材。姜劲春又一次当起了带头人,他成立了劲春枳壳种植专业合作社,率领乡亲共同致富。村委会免费发放枳壳树苗,全村共栽种枳壳多亩,村里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20户栽种了枳壳,每亩年收益达元。

小洲村村民杨建江:以前养猪一年也就是赚两三万块钱,现在枳壳和车前草也能赚个两三万块钱,基本上差不多。

而最让村民满意的莫过于环境的大改变。村民杨建江告诉记者,以前到处都是臭烘烘的,河里面的水全都是,根本没有一条鱼,现在的湖都已经干净了,跟以前一样的,恢复了以前那种环境。

环境好了,村民要致富的意愿也更强了。要退出省定贫困村,长远发展是关键。驻村帮扶单位宜春市委政法委针对小洲村现状,帮扶流转亩土地,引进资金近万元,建起了多平方米的高标准大棚果蔬种植基地,种植西蓝花、哈密瓜、苦瓜、黄瓜等市场畅销果蔬品种。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不仅获得土地租金,务工每月还有元左右的收入。

樟树市洲上乡小洲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邹清兰:家里面搞了一点花生(种植),种了车前草,枳壳,一年差不多(收入)一万七千(元)左右。

市政法委驻村工作组还帮助村里建起了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可连续20年每年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以上的收入。

宜春市委政法委驻小洲村第一书记陈毅杰: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光这两个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了十五万元左右收入,并为村民每年增加二十五万(元)收入。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小洲村开始在美化家园上做起了文章。路面硬化“组组通”、安装路灯、对污染的水塘、沟渠进行彻底清淤、给村民免费安装自来水,修建占地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小洲村伴随着村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年底,小洲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看着这些年的巨变,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皮木秀脸上笑开了花。

小洲村村民皮木秀:哪里都好,路好,灯好,水好,跳舞的广场好。心情舒畅,过得蛮好。

请相互转告!

点亮右下角“在看”提醒更多人!▍图文整理:樟树+(小编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xw/90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