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718.html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袁媛

江西樟树市大桥街道城上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种植面积余亩。聂子剑算是最大的种植户,经营了近20亩。

近年来,大桥街道紧紧围绕“抓基地建设、抓规模种植、抓产业扶贫”全面推动有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经济特色模式。

抓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当城里市场上的空心菜卖到10元一斤的时候,我们地里的有机空心菜批发才7元一斤。”聂子剑说,“如果只是种菜不卖菜,只会亏多赚少。”他说,“以我二十多年种菜的经验来说,蔬菜要种得好,关键更要卖得好。同样的蔬菜,早上市几天,就能卖个好价钱。”

结合大桥街道有机无公害蔬菜产业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传、帮、带”的引领作用,重点建设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带动基地周边及全市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加快推动品牌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目前,该街道已完成50亩及以上相对集中连片蔬菜示范基地建设2个,蔬菜种植面积达余亩,带动农户务工人次,农户人均务工收入8.7万元。

抓规模种植,提升销售水平。

“目前,我所有种植的无公害蔬菜主要为南昌、宜春等城区的一些食堂和经销商配送。”聂子剑说,配送的品种有八、九个,除了自己种的外,还把周边地区村民种植的蔬菜一同打包销售,大批量的蔬菜,既供应了市场需求,也能卖个好价钱。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品种,使所种植的蔬菜,更适应市场的需要,蔬菜的价格也更加实惠,农户的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

以前,农户都是低头只管种菜,销售都由菜贩子来收购,如果市场上的价格一降,这地里的收购价就会下降。因此,适度规模种菜,就不时会出现菜烂在地里,蔬菜变不成钱的情况。面对这种状况,他也不得不从种菜人逐步变成卖菜人。从前年开始,他就组织农户搞起了蔬菜配送,既种菜,又卖菜,在原有销售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蔬菜产业订单种植模式,拓宽基地蔬菜产品销售渠道。年,通过种植、收购、加工(清洗和整理)、销售一体化的蔬菜种、销合作模式,以保价收购的方式使得产销对接更为紧密,保证了产品的销售收益和营销渠道。

抓产业扶贫,乡贤帮扶+农户。

年,乡贤能人聂子剑就独自搞起了蔬菜种植。后来,在聂子剑等乡贤的传帮带下,村里成立了城上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全村33户人家都被组织起来种起了蔬菜。同时,该村乡贤聂小龙等3人都发挥各自的社会资源和力量,为合作社蔬菜产业的种植管理、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帮助,让村里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城上村大力发挥乡贤作用助力产业扶贫,蔬菜种植大户聂明斌、聂明波等人,每人带领3户贫困户,在蔬菜选种、进货渠道、育种播种、订单外销方面提供帮助,带动农户脱贫户致富增收。今年以来,该村在乡贤的技术指导下,以村蔬菜合作社为平台、蔬菜种植收益为启动、乡贤能人技术为带动的工作抓手,大力推进种植产业扶贫,带动群众就业多人,村民收入由原来的7-8万元增至10余万元。

“我们正在着手打造蔬菜产业经济带,推广线上线下销售,持续强化乡贤引领,将‘组织力’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力’”聂子剑说。城上村聚乡贤促发展的经验模式也被湾里村、南上村等周边村借鉴学习,成为当地探索产业发展的“良方”。

审签:郑少忠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xx/118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