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顺德文化 感受社会发展 不知不觉 “三下乡”已经进行5天了 时间很廋 指缝太宽 总能从手中的指缝间逃走 回想起来 忘记第一天开展探寻活动时那个 不知所措的自己 但现在心里最初的火还熊熊地燃烧着 感受 现在就让团委君带领着同学们了解今天的实践成果吧! ?勒流街道 (9组)今天是我们小组调研的最后一天,去到了勒流稔海村。在稔海村委会,我们采访了团委主任,周建朋。周哥在知道我们学院举办的这次三下乡实践团活动后,非常支持我们,介绍了稔海村的历史来源、故事,风俗习惯,发展进程,地理环境与文物的保护措施等多个方面,采访结束后还带着我们去到周氏祠堂等文化遗址拍摄,使得今天的行程很充实,收获良多。 (34组)上涌村千年不朽的古松,传说旧时的上涌是一片海滩,并非村庄,这个古松顺水漂流而来,到上涌时搁浅了,便在此落地生根。据顺德縣誌记载:“先有古松,后有上涌”。因此,这棵树高4.5米,跨度6.3米,树头似龙,树尾似凤,外形像似雄鹰的古树,被村民视为“圣物”。有关专家称,这种树种在广东一带极其罕见,特别是在顺德水乡。古松本来质地就非常坚硬,加上它本身有松油松脂,能够防虫蚁侵蚀,这也是它千年不朽的原因。之前古松有一棵紫藤树相伴,松树靠紫藤树支撑,向上生长。但在文革“破四旧”时期,紫藤树被铲除,而正当“破四旧”者大刀挥向古松时,突然感觉腹部一阵剧痛,以至大刀没有砍下。从此再无人敢打古松主意,这才得以保存至今。 (5组)最后一个村,也是最远一个村,我们提早出发来到古色古香的勒北村。这里有七层文塔的美丽传说,庙宇祠堂的亲切祥和,纪念公园里力挽狂澜雕像的力量美,空旷蚕房承载的昔日安详光景。虽然调研已经结束,但这过程的美好却刻骨铭心。三下乡,我们,一直在路上!Comeon! SEEMORE→ ?陈村镇 (20组)今天是陈村的最后一站:旧圩。我们走了一整天,脚痛了不喊,渴了也不发脾气,就是一直走,看见小巷里隐藏的青砖房就开心,似乎自己又要发现些什么重要的东西。每一栋房子都去看看,都去摸摸,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在享受走访的过程。我们以微笑贯穿整个”三下乡“。 (23组)永远的23组,一路上有欢笑有真争吵,但是我们始终不离不弃,记住你们都是最棒的! (25组)头顶着大太阳,穿梭在村庄的大街小巷,很晒很累,可我们从不后退,虽然村委提供的帮助有限,但凭借自己的力量总能遇见小惊喜,与组员们一起努力探寻的感觉甚是美妙。历史是个神奇的东西,再次见证锅耳屋与书塾,竟是别有一番滋味! SEEMORE→ ?龙江镇 (1组)今天我们去了西溪村进行探索。我们通过西溪村委的的带领来到了周氏大宗祠。我们一进去,老人们就热情地为我们讲述往日的历史。 (12组)今天去了龙江镇集北村村委会那边,他们村的主任热情款待我们,但是由于村的主任说村建设过早,文物古迹比较少;我们就只能按他的那几个说的地方自己亲自找,我们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最终还是发现了一些古迹,功夫不负有心人! (15组)来到龙江镇排沙社区,在居委会的带领下我们前往拜访一位研究龙山历史及国学的邱晋孙老先生。通过他的介绍及解说,我们知道以前仅《龙山乡志》就有15卷,已是全国的乡志中的佼佼者,而龙山片区的文化,则是更加丰富。 (28组)经过重修的观音堂风韵不改,恰逢今日有宴会,此时的观音堂更显示出她的香火鼎盛。 SEEMORE→ ?乐从镇 (27组)荷村六乡之主,逃避日本鬼子的避难之所----保生堂。在古色古香的保生堂里虔诚祈祷,在香烟缭绕中祈福,在低沉禅唱中跪拜,默默在心中形成信仰。保生堂,荷村人民的供奉信仰之所。 (16组)今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毒辣辣的太阳散发着高温直接照射在我们身上,感谢当地村委的工作人员能在这样的天气下坚持带领我们进行走访调查,没有你们的配合,就没有我们这么顺利的调查。 (21组)面对每一处或生辉或沧桑的老建筑,我们都会心生敬服:敬服那触手可及的古朴,敬服那先人血脉积淀的厚重,敬服那沧海桑田中不变的淡定从容。 (26组)今天我们参观了水藤五烈士的纪念碑,听到了五烈士为了保卫水藤,保卫乐从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谢谢他们才有了乐从这么繁华的现在。 SEEMORE→ ?均安镇 (18组)虽然今天是大暑,但是我们组还是无惧酷热来到了均安太平。这条村大多数的祠堂文物都在文革中消失殆尽,我们探访了仅有的一座陈氏大宗祠和一座阴罗古庙。经过几天的探访工作,我们了解了顺德乡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以及深深地体会到了顺德人民的淳朴,热情,勤奋的精神!18组的革命友谊永留我们心中! (6组)我们的最后一站——均安镇新华村。新华村在大约年的时候从三华村分支出去,成为独立的一个村落。我们找到了新华村的村长,询问了解新华村的历史文化和遗留文物状况。 SEEMORE→ ?容桂街道 (7组)大樟树位于大樟村,旁有上百年的木棉树,该村落建于清朝重建于光绪年,传统是以种甘蔗,稻田为生。如今以商业为主。 (8组)在居委干部的热心解说下,我们对容桂容边当地的情况了解了很多,即使天气炎热,8组组员都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最后,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保持热情,坚持到最后。 (22组)今天马岗之行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冯氏祠堂、水月宫、红泉古井……深深地被马岗村浓厚的文化气息给吸引,让我们流连忘返!非常感谢22组组员一周的辛苦付出,特别是这几天顶着烈日走访,你们是最棒的!辛苦你们了:陈奕欣、严永梅、王丹虹、李岚、陈锐炫(临时组员)、余伟! SEEMORE→ ?杏坛镇 (13组)我们一早到达了齐杏社区居委会,虽然齐杏社区的工作人员没有协助我们,但是我们怀着探寻齐杏的历史文化的热情去询问年老的人。因为齐杏社区的发展比较快,所以没有什么古老的建筑。但所采访的伯伯和婆婆都热情地把他们所知道的事情一一告诉我们。我们真心地希望在齐杏新区里遗留下来的最后一间文武庙能被保护与重修,因为庙宇是一代人的回忆与信仰!! (17组)不一样的村落,不一样的收获!最后一站―杏坛村,通过采访一位99岁的老党员,我们对杏坛村的历史更加全面深入,特别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当他在回忆自己的个人事迹时,他的双眼饱含泪水,这一幕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将会永远刻在我们心里! (30组)杏坛西北村,与阿伯相约,趁着今天西北村观音诞,再次拜访此地,在西北村水月宫与阿伯谈工事,论族谱,并从中得出西北村祠堂的由来、西北村的始祖,姓氏的演变以及村落习俗。今天,我们也有幸见证了一个村落的习俗——观音诞,汗水的洒脱必定会有回报,我们的今天调研任务也得以圆满完成。 (31组)今天我们来到了”三下乡“调研的最后一站--昌教村,这里有许多祠堂。并且有十分多的碑石,雕刻着以前昌教村民中举、考上进士的事迹。 (35组)今天我们去往杏坛麦村,我们先到村委会报到,然后我们自己去寻找关于麦村的历史,我们问当地的人,他们很热心,并把知道的告诉我们,我们参观了寺庙,祠堂,并采访了龙舟队的副会长,跟我们讲解了关于龙舟的一些事情。 SEEMORE→ ?大良街道 (3组)我们有幸在大良南华村拜访了88岁的老人关永,他16岁开始纯手工做木桶和木盆,到现在已经坚持了70多年了。关师傅有许多徒弟,但是徒弟们早已不干这一又累又没钱的行当了,但关师傅没有放下手中的工具,72年如一日地去干好自己的木匠活,他是真正的匠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三下乡不仅仅是探索顺德文化,更是去学习顺德人的精神! (10组)有辛苦也有回报,整理资料也同样重要。我们,继续加油。 (2组)队员们在鸡汌村中找到了这些画着童年记忆的壁画,每个人都给这些壁画勾起了儿时回忆,在不知不觉中,露出了向往的快乐的表情。 SEEMORE→ ?伦教街道 (36组)现在看到的精美可爱的动画版仕版村地图,就是社工在听老一辈的讲述后,协助小朋友们绘画而成,可爱的图画,勾起了老一辈的无限怀念,也拉进了年轻一辈和老一辈的距离,让村里的小朋友在参与绘画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村的古史,古路线,为自己是一个仕版人而自豪,增强对村的自豪感。墙上的画,也成为仕版村独特的风景线。今天,在采访村委会后,来到了气势磅礴的仕版村城隍庙,它,与德庆悦城龙母庙还有广州黄埔波罗庙并称广东三大庙,恰逢今天是观音诞,有信众一起诵经,心,在佛音袅袅中,格外宁静。也许,祠堂所剩无几,但是,信众们的支持,就是城隍庙发展的最好动力。7月22,仕版村,遇见你,很幸运。 SEEMORE→ ?北滘镇 (19组)明清时期,以农业为主,男耕女织,南洋向朝廷进贡农车农具,当时只有正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大大的解决了运输艰难的问题。该车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SEEMORE→ 接下的两天,还没调查完的团友们,就继续努力,保持着最初的热情,已经完成调查的团友们,就认真的整理村落调研报告吧。 wearefightingtogether! 以上图片来源于三下乡实践团的团员们, 由顺职院校团委编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排版:梁敬康。 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在哪家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xx/48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