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网友“huaball”发给都市快报官微发消息:请问,为什么吴山上的大樟树(每棵树的年龄都是岁),真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吗?求答案,这是小朋友登山的时候发现的,就算从南宋末年到现在,也有年了。 网友“huaball”说的吴山樟树,是原太岁庙附近有美堂遗址前的樟树。 从城隍阁停车场登山,往左侧直走米到了药王庙前,门口依次有四棵樟树,四周设有石栏,树身四五个成年人皆不能抱拢。石栏里的樟树设有铭牌“古树名木”字样,树名为樟树、树龄为,立牌时间为年,每棵樟树编号依次递增。 沿药王庙往东继续走,便是原有美堂遗址,堂立有石碑,标明遗址原宋太岁庙侧,北宋嘉祐初,梅挚出守杭州,宋仁宗赐诗,有“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有美堂前有三棵古樟树,一并于去年在树旁新设铭牌,三棵樟树中包括靠东侧的“宋樟”,树龄皆为。 吴山上标记为年的樟树。 这些古樟应是元朝种的 那为什么叫宋樟? 很多游客看到“宋樟”字样后,都以为这就是宋代的樟树。 不过,细心的“huaball”提出疑问,如果这些樟树树龄都是年,以此推算(去年设的铭牌,到今年树龄应是年),这些树都是在公元年种下的,可是公元年已经是元代,为何这些樟树称为“宋樟”? 杭州吴山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其实“宋樟”并非就是宋代的樟树,而是泛称。“这些树肯定是在南宋末年元初的古树群,宋朝喜欢种樟树,认为樟树长寿,寓意朝代能千秋万代,所以我们也就在这棵古樟树下写有‘宋樟’字样。” 年的树龄是怎么算出来的? 为何这些古树树龄能精确到年? 古樟树前的铭牌上写着树龄 杭州市吴山景区管理处园林科何女士说,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精确推算古树的树龄。 第一:通常情况下,普遍都是以数年轮来估算树龄,不过现在有一些高科技的仪器可以探测古树内部结构,再加上古树胸径、高度来估算树龄,但没办法达到很精准的树龄。 第二是通过文献记载,例如吴山上的樟树,可以通过元、明、清文献上的记载,来精确某一棵古树或古树群的具体树龄。 第三是根据近现代一些保存工具上查询以往数据,例如我们在杭州古树名录系统网上可以查到杭州很多古树的树龄,这个数据也是基于以往的文献记载基础之上加以保存的。 那么,为什么吴山原有美堂(即原太岁庙侧)及药王庙附近的古樟树树龄都为年? 吴山管理处称,这也是源于之前文献中记载而来。“太岁庙前多是樟树,而且种植的时间都差不多,所以这一带基本成为樟树群,树龄上也较为统一。” 杭州有古树2.4万棵 吴山上共有古树78棵 年,快报曾报道,根据杭州市林水局统计,整个杭州有2.万棵古树,包括散生古树1.万棵、古树群有个(包括1.万棵古树)。 这些古树中,有国家一级古树棵、国家二级古树棵、国家三级果树棵(按照树龄,年以上是国家一级古树,年到年是国家二级古树、年到年是国家三级古树。) 吴山上古树有78棵,其中香樟古树有47棵,其中树龄为年香樟古树有10余棵。 吴山管理处表示,非常感谢网友“huaball”的提醒,因为树龄每年都会普查,如果今年普查过程中,发现树龄有不当之处,也会及时纠正,感谢市民对吴山的热爱。 这些古树栽下前后的杭州 是什么样子的? 吴山上的这些古树树龄为年,也就可以以此推算,这些樟树是在公元年前后种的樟树。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大致想象这些古树栽下前后杭州的面貌。 时光倒流多年,来到南宋,吴山南临“御街”,有皇家的三茅观以及皇室花园,皇帝每年正月朔日(元旦)都亲临寺庙拈香礼佛,文武百官也会一起随行,香火鼎盛。南宋时期,吴山靠南侧历来是禁区,老百姓很少有机会登山。 到了年,杭州已在元朝的统治之下,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大规模调整行省建制,改江浙行省为江淮行省,后又改为“处行中书省,治杭州。” 吴山对外开放,老百姓以及文人墨客都可以登山,从元朝开始,吴山开始真正热闹起来。 也是从那年起,杭州从南宋的都城,正式成为元朝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昔日金碧辉煌的南宋皇宫早就被烧成了废墟,当时不知道是谁,在吴山种下了这一片樟树。 之后历经元、明、清、民国……直到新中国。朝代更迭,战火纷争,多年里杭州经历了沧桑巨变,这些小树苗也长成了参天大树,依然站在吴山顶上,静静看八百里湖山,十万家烟火,陪伴这个城市一代又一代。 都市快报记者董吕平/文朱丹阳/摄 赞赏 长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