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敏 春风吹拂二渡关——广丰区桐畈镇二渡关村扶贫工作侧记 从广丰县城往东南,沿丰溪河主支棠岭港上游走,将到福建省浦城县时,二渡关村就到了。 二渡关,地处江西广丰桐畈镇与福建浦城县盘亭乡界牌村交界。从高处俯瞰,棠岭港流经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时,河床中间生出一座小岛,将河流一分为二。旧时陆路不通,渡河需撑船或过浮桥,缘于这座岛的存在,通行两省之间要经两个渡口,于是此地得名“二渡关”。 春香的期盼从城区到镇上再到村里,马路像树干上长出的枝桠,由粗犷逐渐变得纤细。路面一概是经过了硬化的,泛着新近浇筑的水泥独有的浅白色。枝桠延伸进了村庄深处,末梢一直触到了农户的房檐下、墙基边。 郑春香的新房就建在二渡关村尾组的路边上。 房子占地面积约六七十来平方,10月份起的工。在砌起一人多高的红砖墙里,三四个石匠分头挑砂灰、递砖、砌墙,有条不紊。绕过工地,向右拐个弯再上个坡,就到了郑春香赖以栖身的老屋。一座破败的黄泥土屋,狭小的木窗,凹凸不平的门槛,斑驳的木门,几只鸡鸭在门口的稻草堆旁边觅食。抬脚进去,屋里的地面和墙面同样是灰朦朦的黄泥土,左墙靠着一面木头菜柜和一张小木桌,右面墙下则堆满了竹制扫帚、簸箕、鸡笼、斗笠等农用工具,簇新的,都是货物。最里面的墙角旮旯里,砌着一个农村常见的柴灶。 上午十一点来钟光景,灶膛里的柴火呼呼地燃烧,锅里热油滋滋作响,农妇郑春香立在灶旁,扑闪的红光交织着烟火气息,照亮了她鬓边的银丝。她俯身将掌心里的白豆腐一块块切进铁锅,转眼豆腐被煎成两面金黄,四溢的香气升上来,老泥土屋的萧索之气渐渐淡去。 见有人进屋,郑春香抬起头来,定睛一看,慌不迭地招呼:“哎,余书记来了”。再看了看紧随其后的我,又招呼道:“还有客人来呀。快,快坐,中午在我这里吃饭,不嫌没菜。” 郑春香今年60岁,是二渡关村的贫困户。嫁到村里后一连生了3个女儿,没有儿子。老伴死得早,十几廿年的光阴里,无依无靠,一个人拉扯仨女儿,过着拮据的日子。家里没有劳动力,就靠贩卖竹制品、农具换点手头的活络。 郑春香做菜手艺十分不赖。眼看豆腐已煎得香气扑鼻,她端起一个菜盆子,将盆里一种红色的汤汁往锅里倒。这汁水是她用新磨的辣椒酱兑的,掺了姜蒜,格外的香。锅里不一会儿就沸腾了,郑春香又麻利地切了一些葱花洒下,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农家豆腐出锅了。 家里最近造房子,要管石匠的饭,郑春香好生准备了几个菜。豆腐煎好了,菜柜里也已摆着一盆香喷喷的鱼块,砧板上还切了一堆青菜等着下锅。这当儿,屋里来了客,灶里的火又旺着,郑春香显得有些局促,屡屡将锅铲、菜刀放下,手放在围裙上擦两把,要到菜柜里拿茶杯泡茶,都被我们拦下了。她于是一边略带不安地继续炒菜,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拉起了家常:“我家男子死得早,又没生到儿子,农村人家里头没个男人,处处受欺,日子难得很……现在政策好,有政府撑腰,再苦也有指望了……余书记这样的干部真好诶,拿我做屋的事来说吧,没有他挨家挨户去讲情,哪里做得起来?多亏他出面,来来回回的做工作,总算帮我解决了困难。好几次连饭也顾不上吃,饿肚子。唉,我这一世都忘不了……” 郑春香口口声声念叨的“余书记”,是区文广新局财务主任余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被单位派驻到桐畈镇二渡关村任第一书记。 三四个菜炒好后,郑春香麻利地擦了擦桌子,一一摆上。热气升腾之间,灰不溜秋的屋子顿时有了些活色生香。看着饭桌,余斌打趣道:“春香,今天午饭这么体面呀”。随口又同我讲起某一回来春香家的情形。是端午节前的一个上午,余斌走访了几家贫困户后,打算和局里的帮扶干部一起到大井头组的贫困户家里吃“亲情饭”。刚进屋坐下,饭碗还没端上,就接到郑春香的电话。电话那头,郑春香哭哭啼啼:“余书记啊,你快来帮我想想办法吧,为了这点田地的事,他们一个个拿冷脸白眼给我看。你要为我做主啊,只有你来说话他们才肯听……”。听郑春香说那几个本家都在,余斌放下碗筷就往村尾组赶。家家户户吃午饭的时分,可郑春香家锅冷灶冷,她孤身一人坐在门口,泪眼婆娑,凄凄惶惶。因为换地基遇阻受气,郑春香全无做饭、吃饭的心思。赶过来做工作的余斌,那天也没有吃上午饭,硬是饿了一顿。 从前孩子小,糊口都难,郑春香想都不敢想造房子的事。眼看女儿一个个长大了,打工了,大的也出嫁了,日子稍稍能喘口气了,可逢年过节女儿女婿回家拜年走亲戚,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建房的事成了最大的念想搁在郑春香心上,沉甸甸的,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实现。 忽尔之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来了,拂遍了乡村的角角落落,郑春香这样的人家,被评定为二渡关村的贫困户了。保障住房是脱贫攻坚头一件大事,郑春香家有望住上新房了。可给她家置换建房用地的事,却又是一大难题,让人格外伤脑筋。当年郑春香丈夫去世后,寡母拖着几个丫头片子,好事自然轮不到她们,祖上留下来几十平方的田地,都七零八落散落在各个偏僻的位置。如今要建房,得把散落的祖产置换集中在一块地上才能够进行。听说郑春香建新房要换地基,那些本家的叔伯兄弟纷纷摇头拒绝,村干部上门做了几回工作后也不了了之,就这样搁置着。 余斌到村任第一书记后,了解到这一情况,一段时间里几乎天天都为这事操心。他成了郑春香的靠山和期盼,建房的事没有落实之前,每天准会接到郑春香的电话。对此,余斌不厌其烦,他说,第一书记的“第一”就是军令状,就是要求他在贫困户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做第一责任担当者。他一趟趟去涉及掉换地基的那几家上门谈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几乎磨破了嘴皮子,总算没有白费劲。郑春香本家中最有威信的一户,他头一个答应置换地基,为解决这事打开了局面,后来剩下那几家人也一一松了口。为把事情办得公正公平,让各家放心,余斌还特意委托建设局的同学请来了正规的建筑测量队来丈量。 一番苦功没有白费,房子建起来了,想到今年过年女儿女婿回家再也不愁没处落脚,郑春香说她心情格外舒畅,赶集做生意也更加起劲了。 郑春香家门口贴着一张照片颇引人注目。是文广局帮扶干部毛丽娅和郑春香的合影。照片中的毛丽娅,苗条美丽,笑容洋溢。 “丽娅可乖了,和我自己囡一样”,一边的郑春香连忙插话,“上回丽娅说要到村里看我,可那天我去赶五都墟了,她就让男朋友把她送到五都,和我一起站在街巷头卖簸箕、斗笠……一个年轻漂亮大姑娘也不怕委曲了身份,倒是叫我这老骨头有点不好意思了”郑春香乐呵呵地说,眉眼之间舒展开来,透着一种挣脱了穷困桎梏的舒心。 古村的展望离开郑春香家,余斌看时间尚早,提议到靖安组去探望一下许显伏,顺便带我领略靖安古村遗风。 许显伏,男,轻微残疾,单身,五保户,因缺劳动能力致贫。许显伏为人知足重情,是二渡关村69户人的贫困户里,让余斌印象尤为深刻的。平时,帮扶干部走访时偶尔会带些大米、食用油送上门,有些贫困户对此似乎已经习此为常,可许显伏每次都表现出发自肺腑的感谢和善,那种真诚,令人感动。 靖安古村位于福建江西两省边界,车子沿着河边的路一直往前开,农舍愈渐稀落。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人陆续已搬到了村中心,方圆四五里地,几乎只剩许显伏一人独居。我们到时,许显伏一边吃饭一边凑在电视前看新闻。作为帮扶举措,工作队、村两委为许显伏原来居住的老屋前新建了混凝土结构房子,为两间正屋带一个卫生间,还安上了崭新的铝合金门窗,闭路电视、衣柜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显伏,中午吃啥啊”,余斌下了车,招呼着。 “余书记,你这会儿来啊,快,进屋坐。也没啥,一个人吃饭,随便搞点自己菜地里的菜。”见余斌来了,许显伏很高兴,象看到了自己的亲人。 “不好意思,我中午没做啥,都不敢叫你们吃饭。快坐,我给你们泡茶。”许显伏有背疾,站起来仍有些佝偻。 “不用了,我就是来看看你。你这独门独户的,要常过来转转看看才放心。最近,后面的井里会旱吗?水够不够用?” “有水有水,够用。浇菜用河水,其他嘛,我一个人也用不了多少”。一阵寒喧之后,许显伏从门后拖出两个米袋,解开,原来是一袋胡柚和一袋板栗。 “这胡柚和板栗都是我自己种的,你们带些去尝尝”,许显伏说着,热情地把东西就往车上递。 “显伏,可使不得,今天我过来都是空手来的,扶贫干部怎么能吃贫困户的东西呢”,余斌连忙推辞。 两个人推来搡去,许显伏的脸都涨红了:“怕啥,这是我自己种的,一点心意”。 “老乡,这板栗我们付钱向你买吧”,我走上前,试着转圜。 “对,显伏,你把板栗卖给我,我们正好想买”,余斌帮衬着。 “笑死人,你们经常给我送钱送物,我这一点自家树上长的东西,能值几个钱”,许显伏坚持不退让。余斌无奈摇摇头,对我笑:“算了,拗不过他,先拿着吧,下次咱们抽空买点粮油米面再来看他。 “许显伏为人质朴,稍微得到一点关心就感恩戴德,这种知足和珍惜,让我们自愧不如,也让我对扶贫工作有了更多的动力和信心”。从许显伏家走出,余斌如此感概道。 车子驶过一棵千年古樟树,旁边延绵着大片老厅堂,青砖墙上攀着爬山虎、瓦屋檐下古井清澈如镜,显然这里就是靖安古村落了。这一片古建筑群融合了闽浙赣及客家建筑风格,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明末清初时期的风貌。抬眼望去,飞檐翘角之下,瓦屋与瓦屋相连,巷子阡陌纵横。古村落在秋日里静静的肃穆,和她孕育的子民一样,有着淳朴的风骨。怀想起历史上这里“也曾起高楼,也曾宴宾客”的繁华,不由心生敬意。 二渡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设兵守关。长年在此守关的将士携来家属在当年黄巢起义军屯兵之处建村而居,故古时名为靖安。年,二渡关撤乡为村并入桐畈镇,靖安随之成了二渡关管辖的一个自然村。因靖安地处三省边境和古驿道旁,自古南来北往到此采购山羊、黄烟等土产山货的商人十分之多,不少有钱人爱上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纷纷在此建豪宅定居。到明清时,靖安村有千余户人家,是个异常繁荣的边贸集镇。 独特的区域位置、悠远的人文底蕴、旖旎的自然风光、世外桃源般的安静,与饱含沧桑的古村落相映成辉。当地亟待一个有效的综合旅游开发,结合当下建设秀美乡村的发展机遇,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来开发靖安古村的旅游产业。这是是余斌和当地镇、村干部们,对未来一个时期二渡关村脱贫致富强村的美好展望。 第一书记的情怀在二渡关村扶贫工作室,有一本独具特色的扶贫日志,为余斌亲自所记。日志行文质朴、内容详实,每一篇都配上了当天的工作照片,展现了一个表面粗砺的男人,对扶贫工作的用心体察、对贫困群众的悲悯情怀: 年5月20日 早8点到达河泉小学,准备参加贫困户的宣讲课。这是担任第一书记后的第一次宣讲学习。由黄文敬副镇长主持,二渡关小学许世忠校长,卫生院叶新忠副院长分别就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知识作了深入的宣讲,贫困户有60多人到会,我深感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切实诚意和重视,同时更感到责任深重,压力巨大。在努力了解二渡关的同时,暗暗给自已定下个“小目标”:一定要给二渡关村民树立一个好书记的形象,一定要为老百性办些实事,坚决不做摆设,争取一个月时间内,能打开新局面,当然前提是“不越位又不缺位”。如何破局进入角色是当前首要工作,沉下心来,努力融合吧!相信自己一定行,加油! 年5月26日 今天原本是去靖安,临时改为厅门。许显国老人77岁高龄了,家中12口人,看见两个老人帮儿子带着9个小孩,不由想城里人大多一个小孩却有多个老人带着,反差太大。叹息着老人家的清贫,也想到了农村突出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帮带孩子老人年龄偏大,伴生种种不安全隐患让人忧心忡忡。该如何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更精准、更有效地帮助二渡关的老百姓早日脱贫,是摆在我这个第一书记面前的最重中之重的任务!摸索吧!摸索吧! 年5月29日 端午节前,对两个帮扶对象进行了走访慰问,虽然是自己掏钱但却代表党和政府对贫困户送去关爱。看到帮扶对象的感动和感谢,心里暖暖的!通过一段时间的下村扶贫,内心也在潜移默化。今天特意带着妻儿一起来的,让她们也感受一下当前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体验一下与我们生活在同一蓝天下却过着不一样生活的那些人们。 年6月11日 今天一天走访了8户,感触很深。徐常明,十分有觉悟,家境贫困但脱贫欲望强烈。许秋菊7岁的孙子徐志辉从楼上掉下摔死,失子之痛令人唏嘘,人间至悲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徐忠其,独居单身汉,6年前因帮别人抬棺材而摔跤到水沟里,背部断了2根骨头,手也残了,房子正在修,他说最忧心老了谁来照顾他,这种内心深处的悲凉,无法用语言表达。农村有些人真的太苦了,让人闻之欲泣。每天每夜的工作循环很累、很充实,有时也很心酸。每次走访碰到境遇悲惨的贫困户,真的很为他们难过。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吧,但愿能多帮他们一些…… 年7月23日 今天的心情颇有些百感交集,贫困户徐忠其的遭遇可谓雪上加霜,原本残疾的他早上因骑小三轮车躲避行人摔到两米多的马路牙下,医院时医生告知需手术。因无法确定是否是自己摔伤还是他伤,医院要求徐忠其先行垫付手术预交费2万元。一个贫困户手上一下子哪来的2万元,得知消息后,我焦急不已,自费买了慰问品,和驻村工医院探望徐忠其,鼓励他要勇敢接受手术治疗。经多方了解事发现医院领导斡旋,并提出愿为其担保,最终院方同意减免2万元手术预交费用。徐忠其总算安心了,我心里也略微好受了些。 年8月31日 贫困户黄水对,文盲,眼有残疾。儿子在外打工,平时就老黄一人在家住,按照规定,供电系统对贫困户、低保户实行每月减免10度电的政策,但要到镇上的供电所去办理相关手续。老黄不识字,平时很少出门,更别提办手续了。今天抽时间,为其办好了相关手续。 年9月1日 贫困户王岚菁,与其老母亲蜷曲同住在20多平米的老旧房里,40来岁了因为房子问题还没娶上媳妇。为解决其住房问题,驻村工作队绞尽脑汁,最终与王岚菁本人一道敲定,将其位于二上线公路边的山林开凿出一块地基来建房,但在开凿时,公路部门提出了不同意见,要求停止施工作业,又与公路部门多次协商沟通,最终依照相关规定,采取将山林开凿深度推进去15米以上再建地基的办法,完满地处理好了王岚菁的建房问题。 年9月15日 贫困户郑春香,由于地基与别人存在矛盾纠纷,房屋重建屡屡被搁置。落实好住房问题是脱贫攻坚战“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基本保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一道多次上门去做郑春香及相邻几户的思想工作,并特地请来专业的测量队,对该地块重新测量、集中规划、统筹安排。在共同努力下,今天,郑春香的房屋重建终于动工。 …… 日记很长,难以一一摘录。字里行间,都是余斌倾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点滴心血。已经奔四的余斌,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妻子曾罹患重疾初愈,一双儿女尚幼,单位的工作也时常离不开他,生活压在他肩上的担子已然不轻。即便如此,他仍时刻提醒自己要沉下心融入村里,不走过场不当摆设,将真心与智慧无私奉献,如同一棵倚靠村庄、吃土很深的原乡树,根须向下,枝叶朝上,笃定而深情。日久见人心,这一路上,二渡村的贫困群众见到余斌无不流露出亲人般的亲密和信赖。余斌说,他们朴实的笑容,一如和煦的阳光,是对他的辛苦付出最暖心的回馈。 今日二渡关,省道、县道、乡道,条条道路四通八达。渡口早已消失,化作历史烟云。而在精准扶贫这缕春风的吹拂下,扶贫干部已成了另一种意义的摆渡人。他们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走向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姜丽敏,上饶广丰区人,从事水利行业。爱好阅读、写作,行走在追求智慧的路上,让文字内化为个人气质!光阴会成员。 往期精彩回顾永丰街道名片:“永”以为好,“丰”厚韵味 芦林街道名片:"芦"花向上,"林"籁泉韵 毛村镇名片:将军故里秀美小镇 大南镇名片:“大”道之行,“南”通北达 壶峤镇名片:一“壶”千金,千“峤”万峰 泉波镇名片:“泉”涌日月,“波”澜壮阔 沙田镇名片:两港交汇“沙”蕴金,狮象雄峙“田”织锦 东阳乡名片:赣“东”朝“阳”,省际明珠 枧底镇名片:“枧"证发展,美不见“底” 横山镇名片:“横”岭侧峰,“山”环水绕 铜钹山名片:“铜”耀山川,“钹”鸣天地 洋口镇名片:“洋”洋大观“口”口相传 嵩峰乡名片:“嵩”峦叠嶂,“峰”回路转 霞峰镇名片:“霞”光溢彩“峰”峦叠翠 丰溪街道名片:"丰”饶之地,“溪”畔画卷 排山镇名片:“排"沙拣金,“山”清水秀 主办单位 独家冠名 月兔橱柜·衣柜、马可·波罗瓷砖、上海老庙黄金、正合奇餐饮连锁、联网报警保险柜伴大家一起畅游大广丰…… 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协办单位美文美景美人…… 广丰23地微图文旅游名片 成熟一篇推送一篇, 排名不分先后 大片陆续上映, 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名片部分美图来自盛丰元杯“比比谁的家乡美”广丰美图征集大赛 光阴文化促进会宗旨以打造光阴文化名片为目的,以从事公益文化服务为出发点,团结集聚社会各界文化人士,搭建文化学习研究和传播交流的精品平台,促进区域文化繁荣,推动文化企事业发展。 排山镇名片:“排"沙拣金,“山”清水秀详情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angshuzx.com/zssh/6755.html |